柳小龍開始指揮石匠們,在那些高出海水少許的礁石上開鑿圓盤。
“柳公子,這些圓盤尺寸大小有要求嗎?”
“按照礁石的尺寸大小,盡量大一些,至於深度,介於三十到六十公分吧。”
柳小龍一邊說,一邊用手比劃着。
時間不長,海邊開始響起叮叮噹噹的敲擊聲。
柳小龍看着眼前這二十多個石匠,心中開始盤算着最快能產出食鹽的時間。
假如現在這些石匠一天能打出二十個石盤,
十天就能打出二百個。
一個石盤按照三天產出一百克粗鹽來計算,二百個石盤一次就能產出四十斤粗鹽,
一個月就能產出四百斤粗鹽。
隨着石盤數量的增多,
能夠產出的粗鹽還會增加。
一旦石盤增多到可以每天循環使用,
就可以達到自己要求的,每天都有粗鹽產出的生產目標。
再將這些粗鹽用大鍋蒸煮殺菌結晶,就能得到可以食用的細鹽。
待到鹽田進入良性循環生產,
那麼青雲縣和高青縣的食鹽供給將不再成為問題。
多餘出來的細鹽還可以賣給別人。
到了那個時候,
這些食鹽就可以給自己帶來源源不斷地豐厚利潤。
有了銀錢,自己就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柳小龍抬頭看了眼天空,現在已經是九月中旬,距離十一月中旬海水結冰,還有近兩個月的時間。
這麼長的時間,足夠自己生產出足夠多的食鹽,來保證兩縣百姓的食鹽需求。
到了晚上吃晚飯的時間,
卻發生了一件讓柳小龍萬萬沒有想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