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1/1)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第622章

陰柔男子笑眯眯站起身,“謝過老爺恩賞。”

白衣少年後退幾步,原來是要坐在門檻上休息,落座後,對那個繞出几案的水蛇精怪擺了擺手,“別急別急,先別急,等我先把話說完。”

堂下文豪和別駕面面相覷。

青袍男子更是捧腹大笑,舉杯痛飲。

賓客之中,有兩人大大方方坐在靈韻派叛徒的上首位置,年紀都在三十左右,意氣風發,鋒芒畢露。

看到白衣少年的這一手風采後,他們依然不屑一顧。

一人哪怕飲酒也背負長劍,一人則橫劍在案,距離握劍的右手,最遠不過數尺距離。

這兩人分明是兩名大名鼎鼎的劍修,雖然看不出兩人各自的本命飛劍,是否溫養得氣候大成,但是劍修公認是練氣士當中殺力最大、修為最為厚積薄發,哪怕是中五境的修士,也不敢小覷任何一名下五境的劍修。

因為劍修每升一境,飛劍就會威力疊加,修為增長遠勝尋常練氣士。

尤其是在下五境之中,脆弱不堪的本命飛劍,一旦讓劍修成功躋身中五境,就會迎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每一位已經躋身或是有望成為中五境的劍修,尤其是年紀輕輕的劍修,都將是各方勢力的座上賓,在山上流傳着一句膾炙人口的話語,“中五境之中,甲子老練氣,百歲小劍修”。

言下之意,就是六十歲的中五境神仙,已經算不得如何天才的人物了,但是百歲高齡的劍修,仍是驚才絕艷的練氣士!

聯袂拜訪大水府的這兩名劍修,一人是散修,相傳得到一位遊方高人的真傳,屬於道家一脈,賜下一柄削鐵如泥的神兵利器,篆文為“手刃”。

一位是伏龍觀掌門真人的閉關弟子,伏龍觀的道統,屬於道教丹鼎派的外丹一脈,採集天材地寶,築爐煉丹,服藥食餌,助長修行。

鎮山之寶是一方古硯,名叫老蛟硯,是寶瓶洲十大名硯之一。硯台邊緣,有一條微小高齡的瘦蛟,盤踞而眠,鼾聲輕微。

相傳上古蜀國,是蛟龍四伏之地,興風作浪,各地都留下仙人斬殺妖龍惡蛟的傳說。

據說這條酣睡於古硯上的小老蛟,便是躲過一劫的遺留古種。

而那名橫劍在案上的年輕劍修,身為伏龍觀掌門弟子,此次來此,是想要代表師門,跟朝中有人的寒食江水神暗中商議,試圖將伏龍觀由“觀”升格為“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