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3章(1/1)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第1073章

這是陳平安第一次遇到對待修行,孜孜不倦,比起自己練拳絲毫不差的人物。

這恐怕也是兩人能夠一直結伴南下的關鍵所在。

都吃得苦,還能夠樂在其中。

偶爾夜幕降臨,兩人尋找到一處遮風擋雨的住處,或古廟或山洞,燃起篝火,年輕道士會跟陳平安說俱蘆洲劍修的厲害,說那邊道士的受人白眼,同樣是一件法寶靈器,劍修出手購買,十文小雪錢就能買走,道士去買,可能就要出雙倍價格,性情溫和的年輕道士,說到這裡的時候,才會破天荒露出憤憤不平的神色,說以後若是可以的話,他一定要改改這些規矩。

年輕道士之前確定陳平安是練武之人後,其實百思不得其解,若說練氣修仙,是天底下最大的銷金窟,那麼習武就是當之無愧的第二,一樣是要吃掉金銀無數。他張山自打下山之後,就沒過上一天舒服日子,偶有所得,都在百般權衡之後,換成了一張張能夠傍身保命的符籙、一兩件最適合降妖除魔的法器,就好比最簡單的一張神行符,能夠幫助年輕道士在遭遇大妖的險峻時刻,快速脫離戰場,去往幾里地外,就要耗費張山三十文雪花錢,一文雪花錢,最少價值百兩紋銀,這意味着張山在市井百姓人家,要靠着自己本事掙來最最少三千兩銀子,才能買到一張神行符。

可是年輕道人三境修為,在山上劍修、山下劍客多如牛毛的俱蘆洲,一路艱辛南下,靠着一次次蹩腳的降妖除魔,降的妖,其實都是頑劣精怪居多,除的魔,更是未開靈智的荒冢鬼物罷了,賺錢賺得殊為不易,有些時候遇上個實力強悍的二境妖魅,年輕道人說不定還要倒貼一些家底進去,真正賺錢的大頭,還是水陸道場和紅白喜事,尤其是一些個需要大量道士充數的醮會,來錢最快最容易,只可惜這類好事,可遇不可求。

於是張山聽聞寶瓶洲崇尚道教之後,不比俱蘆洲這麼瞧不起道人,便想着跨洲南下,來這邊看看能否有些機緣,結果登船沒多久,就差點餓死,這讓年輕道人對此次寶瓶洲之行,心頭充滿了陰霾。

古榆國疆域不大,兩人很快過了邊境線,來到綵衣國境內,夜間趕路,突逢暴雨,奇怪的是,兩人進入一條人跡罕至的山脈後,走了十幾里山路,四周都沒有一處適宜躲雨的地方,怪石嶙峋,多裸露石崖,而且山上偶有大樹,也多枯死,一些難得帶有綠意的樹木,也遠遠稱不上枝繁葉茂,所以黃豆大小的雨點砸在兩人身上,連綿不絕,能夠砸得讓人腦袋發悶,陳平安在落魄山竹樓內,武夫三境錘鍊得堪稱變態,當然面不改色心不跳,可是道士張山躋身三境沒多久,練氣士的體魄堅韌程度,本就天生不如同境的純粹武夫,而且他的三境底子,打得一般,所以年輕道人臉色慘白,嘴唇鐵青,陳平安知道再熬下去,張山就算撐過今晚雨夜,明天恐怕就會一病不起。

陳平安停下腳步,拍了拍張山的肩膀,大聲告訴張山在原地不動,盡量保持平穩呼吸,他去加快步子,獨自去找找出路,不管有如結果,一炷香之內,肯定會回來找他。張山愣了愣,被滂沱大雨砸得有些暈乎的年輕道人,嘴唇微動,嗓音細若蚊蠅,大雨時分,饒是陳平安都沒有聽清楚他在說什麼,只是眼見着張山身體愈發孱弱,不能繼續這麼給大雨砸下去,陳平安便不再猶豫,朝他露出一個笑臉,轉身快步前行。

年輕道士盤腿而坐,開始竭力抵抗刺骨寒意。

練氣士的下五境,被稱為登山五境,牽引人體之外的天地元氣,來澆築、砥礪人體的皮肉筋骨血。第一、二境為銅皮境和草根境,能夠讓練氣士肌膚堅韌,血氣旺盛,照理來說,一場暴雨而已,哪怕再大,躋身第三境柳筋境的年輕道人,已經能夠引氣淬鍊筋骨,但是這位背負桃木劍的龍虎山外家弟子,走的是道教符籙派的路數,更重外物,例如神行符、桃木劍這類法器,肉身錘鍊的成效,並不出色,再者這場春雨,太過急驟且“陰沉”,使得年輕道士在不知不覺之間,體內真氣消耗極快。

臉色雪白的年輕道人視線模糊,在糾結要不要摘下行囊,從瓷瓶里掏出一顆補氣的丹藥,但是一顆名為“回陽”的丹藥,品相再差,也是實打實的一文雪花錢,年輕道人哪裡捨得,便咬牙苦苦堅持,希冀着那個少年武夫能夠早去早回,並且成功尋見一處躲雨的地方。

到了山上,某些時候就要受得山上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