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3章(1/1)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第1953章

姚鎮冷哼一聲,“畫蛇添足!廟堂上,休想我幫這小子說半句違心話。”

姚近之笑着問道:“難不成他不送禮,爺爺你就會因為以往攢下的交情,為他說好話了?顯然不會,既然橫豎都不會,他還不如賭一賭,賭爺爺你曉得官場的身不由己,也要入鄉隨俗了,賭爺爺入主兵部衙門後,要拉攏起一撥行伍舊人,免得被京官勛貴們排擠。到時候孤立無援,形勢所迫,爺爺說不定第一個記起來的名字,就是本地郡守了。”

姚鎮苦笑不已。

陳平安並未插話,不過爺孫二人願意當著外人的面,說這些彎彎腸子的官場規矩,陳平安只當是一門千金難買的學問,聽在耳中便是。

只要過了那條橫穿大泉版圖的埋河,就等於北上之路走了一半。

姚家隊伍這天黃昏在埋河南岸的一座驛館下榻,距離埋河不過半里路,姚鎮拉着陳平安一起去河邊賞景散心。

方才飯桌上的那道硬菜,埋河鯉魚是一絕,這條大河裡的鯉魚,金鱗赤尾,無論是清蒸、糖醋還是紅燒,都沒有半點葷腥味,鮮美至極,是大泉王朝的貢品之一。

可惜那座名動朝野的埋河水神廟,距離驛站和渡口有些遠,隔着三百餘里,歷史上數國的文人騷客,都曾在那座水神廟的牆壁上,留下珍貴墨寶,最早可以上溯到六百年前,甚至還有許多不同時代大文豪的詩詞唱和,一先一後,一問一答,相得益彰,以及同一題材的暗中較勁,再加上後世士林名流的評點,使得一座水神廟熠熠生輝,文采之絢爛,文運之濃郁,簡直要比蜃景城文廟還要誇張。

散步隊伍分成三撥人,為首姚鎮和陳平安並肩而行,裴錢拿着行山杖跟在後邊一些。

兩名充當隨軍修士的大泉供奉,與姚氏“三之”待在一起。

兩位修士,是一對道門師徒,因為此次潛行,並未穿上醒目的道袍,反而懸佩邊軍制式腰刀,掩人耳目。一路上,師徒二人疏遠眾人,年輕道士生得面如冠玉,氣質溫和,像是一位從鐘鳴鼎食之家走出的貴公子。

魏羨,朱斂,盧白象,隋右邊四人難得一起露面。

姚鎮打心眼喜歡與陳平安相處,雖然大多數時候陳平安都不怎麼說話,在家族以及軍中都不苟言笑的老將軍,到了陳平安這裡,反而健談了許多。這會兒就在給陳平安介紹大泉王朝山水神靈的品秩,除了五嶽正神之外,就以這條埋河水神最高,是一位大府君,不但可以開闢府邸,規格還與世俗藩王相等。

只是水神府常年關閉,埋河水神幾乎不與世人接觸往來,兩百年來,只有寥寥幾次顯露真身,大體上始終如雲霧蛟龍,若隱若現。由於香火過於鼎盛,尚且要勝過最正統崇高的五嶽神靈,每逢廟會,十數萬人從南北匯聚在埋河之畔,使得水神廟所供奉的那尊金身神像,一年到頭都像是位於水霧之中。

姚鎮朗聲笑道:“只要遭遇乾旱,皇帝陛下便會親臨水神廟祈雨,哪怕無法親自趕來,也要派遣一位劉氏宗親與禮部尚書一同南下,極為靈驗,埋河水神,從未讓大泉百姓失望過。”

給姚鎮這麼一說,陳平安都開始惋惜無法路過水神廟,不然就可以喝着青梅酒,以刻刀將所見所聞一一寫在竹簡上。

沿着河流滾滾的埋河,往下遊走去四五里,他們遇上了一位蹲在河畔愣愣望河的老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