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6章(1/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第2016章

大泉山神涉水、水神登山也罷,騎鶴城的少年武廟借刀也好,終究是些不起眼的小水花。

大伏書院去與太平山宗主匯合,聯手阻截十二境大妖的入海遠遁,才是大事。

而君子鍾魁去往太平山山門,也不算小事。

除了大伏書院另外兩位君子、三位賢人和二十多位書院弟子,更南邊一些的那座文淵書院,來到太平山的讀書人數量更多,足足五十多人,可惜只有一位老邁君子領銜,其餘書院弟子,修為遠遠不如大伏書院。

這就是文淵書院的尷尬之處,書院名聲不顯,是桐葉洲四大書院中最不出人才的那個,山上經常有傳言,這文淵書院恐怕要被摘掉七十二書院之一的頭銜。因為這座書院,已經將近百年沒有出現一位新君子,書院正副三位山主,也沒有太多拿得出手的聖賢文章。世人遊歷文淵書院,不是衝著聖賢去的,而是那座藏書無數的文淵閣。

鍾魁到了太平山山門,果真依循先生的訓誡,告訴所有大伏書院弟子,聽從太平山道人的安排,不可擅自行動。

雖然四方禍事不斷,可是太平山道士無論何種輩分,都沒有任何手忙腳亂,一個個決議,井然有序,一撥撥練氣士下山去往各地圍剿妖魔,有折損有傷亡,戰死之人,多是太平山道士,這讓兩大書院和許多仙家洞府的練氣士,都心生敬意,愈發精誠合作。一場場廝殺間隙,來自各地卻同仇敵愾的眾人,所談最多之人,肯定是扶乩宗那個一舉成名的外門雜役少年,據說已經被扶乩宗宗主收為關門弟子,賜給少年一把曾是宗主他道侶煉化百年的半仙兵。

如果不是這位少年撞破了那頭十二境大妖的陰謀,不得不提前發難,後果不堪設想,太平山那口鎮壓妖魔的井獄,恐怕就不是逃逸大半,而是全部重見天日,尤其是最底層的幾頭妖魔,道行高深,最低都是元嬰修為。

最近一旬內,不斷有潛伏各地的妖魔浮出水面,大肆禍亂一方,而且這撥妖魔,多是龍門境和金丹境,極難圍剿。

太平山不敢掉以輕心,無論是本門道士還是馳援太平山的同道中人,幾乎傾巢出動。

唯有君子鍾魁,選擇留在了太平山。

所有人都沒有異議,此次行走四方斬妖除魔,就以鍾魁殺敵最多,而且他並非一味護着自家書院弟子,數次下山兇險廝殺,他都主動進入其他山頭門派的練氣士隊伍,所以原本太平山負責住持大局的元嬰地仙,在親自下山之前,對鍾魁笑言,山門就暫時託付給鍾先生了。

那位元嬰地仙私底下透露給鍾魁,他們太平山的那位祖師爺,很快就可以返回,說不定還會從藕花福地帶回那位女冠黃庭。

鍾魁便大笑說著趕緊回來才好,不用他每天盯着那口井獄了。

本章節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