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8章(1/1)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第3078章

陳平安負劍騎馬,從千壑國北境繼續往北。

他當然猜不到自己先前拜訪福蔭洞府邸,讓一位龍門境老修士藉機點醒了一位衣缽弟子。

在一個斜風細雨的大暑時分,陳平安一人一騎,遞交關牒,順利過了大驪邊境關隘。

這次返回龍泉郡,揀選了一條新路,沒有走紅燭鎮、棋墩山那條線。

這一路,大雨時興,濕暑之氣蒸郁異常,讓陳平安差點誤以為行走在了書簡湖宛如蒸籠的夏日時分。

不過大暑熱,秋後涼。

夜間蟋蟀嘶鳴不已。

期間在一處山巔古松下,夕陽西下,見着了個袒胸露腹、手持羽扇的豪邁文士,身邊美婢環繞,鶯聲燕語,更遠處,站着兩位呼吸綿長的老者,顯然都是修行中人。

陳平安牽馬而過,目不斜視。

遠去山巔之後,陳平安便有些傷感,昔年大驪書生,哪怕是已經能夠進入山崖書院求學的士子俊彥,仍是一個個削尖了腦袋去往觀湖書院,或是去大隋,去盧氏王朝,總歸是大驪留不住人。按照崔東山的說法,那時候的大驪文壇,讀書人吵架之前,或是提筆之前,不提幾個別國碩儒的名字,不翻幾本別國文豪的著作,不找幾個別國文壇上的親戚,都沒臉皮開口,沒底氣下筆。

不知道如今的大驪士林,是如何的光景。

事實上陳平安也不感興趣。

臨近黃昏,陳平安最後途徑龍泉郡東邊數座驛站,然後進入小鎮,木柵欄大門已經不存在,小鎮已經圍出了一堵石頭城牆,門口那邊倒是沒有門禁和武卒,任人出入,陳平安過了門,發現鄭大風的茅屋倒是還孤零零矗立在路旁,相較於附近規劃整齊的林立店鋪,顯得有些扎眼,估計是價錢沒談攏,鄭大風就不樂意搬家了,尋常小鎮門戶,自然不敢這麼跟北邊那座龍泉郡府和鎮上縣衙較勁,鄭大風有什麼不敢的,肯定少一顆銅錢都不行。

陳平安本該一旬後才到小鎮,只是後來趕路稍快,就提前了不少時間。

入關之初,通過邊境驛站給落魄山寄信一封,跟他們說了自己的大致返鄉日期。

陳平安沒有先去泥瓶巷祖宅,牽馬過石橋,去了趟爹娘墳上,依舊是拿出一隻只裝滿各地土壤的棉布袋子,為墳頭添土,清明過去沒多久,墳頭還有些微微褪色的紅色掛紙,給扁平石頭壓着,看來裴錢那丫頭沒忘記自己的囑咐。

這一路行來,多是陌生面孔,也不奇怪,小鎮當地百姓,多已經搬去西邊大山靠北的那座龍泉新郡城,幾乎人人都住進了嶄新亮堂的高門大戶,家家戶戶門口都矗立有一對看門護院的大石獅子,最不濟也有造價不菲的抱鼓石,半點不比當年的福祿街和桃葉巷差了,還留在小鎮的,多是上了歲數不願搬遷的老人,還守着那些日漸冷清的大小巷弄,然後多出許多買了宅子但是一年到頭都見不着一面的新鄰居,即便遇見了,也是雞同鴨講,各自聽不懂對方的言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