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2章
朱斂到了壓歲鋪子,嫌棄鋪子太久沒開火,灶台成了擺設,便讓裴錢去買些菜回來,說是做頓飯,熱鬧熱鬧。
裴錢憂心着去往玉液江的秀姐姐,不願意挪窩,想着等秀姐姐回了再說。就說隔壁草頭鋪子,每天都開伙,咱們去那邊蹭頓飯吃不就得了,酒兒小姐姐手藝還是不錯的,整條騎龍巷都聞得着飯菜香。朱斂沒答應,說一間鋪子有一間鋪子的人氣風水,飯菜可以蹭,人氣兒可帶不回,人氣哪裡來,無非就是飲食起居,有炊煙,有那被褥翻曬,最好有點讀書聲,光有打算盤的聲響,不成事,天底下財運本就難留下,得靠一份人氣兒,幫着收攏在家中。
裴錢沒轍,就數老廚子的規矩多、講究怪,道理還說不過他,裴錢只好帶上右護法小米粒,打算去不遠處街巷鋪子,去買些野味、蔬菜回來,石柔心中愧且怕,總覺得朱斂是在敲打自己,嫌棄自己人不人鬼不鬼的,既沒能幫着落魄山掙着大錢,又壞了鋪子風水,石柔便偷偷拿出了私房錢塞給裴錢,當時裴錢嘴上說這哪成這哪成,記在鋪子賬上比較合適,不等石柔收回錢袋子,裴錢便將一袋子銅錢收入袖中,一跺腳,埋怨一句石柔姐姐你真是見外,下不為例啊,然後帶着周米粒一起吆喝着呼嘯遠去,瞬間沒影了。
小鎮如今成了槐黃縣縣城,大街小巷,商鋪林立,許多鋪子開始販賣古董,多是牛角山包袱齋瞧不上眼的,但是只要賣出一件,動輒幾顆神仙錢,在新郡城那邊都能買下一棟宅子,其實騎龍巷的草頭鋪子,如今名氣不小,鋪子裡邊擺放的那些物件,除了貴,至少東西是真的,就是貴了點,所以買的人不多,看得人不少。
因為來此遊歷的大驪學子,絡繹不絕,拜祭老瓷山、神仙墳的文武廟,遊歷西邊的眾多仙家山頭,去往披雲山,拜訪林鹿書院,至於那些乘坐仙家渡船,在牛角山渡口下山的修道之人,無非是與負笈遊學的讀書人,將賞景路線反一下,桃葉巷的桃樹,杏花巷附近的鐵鎖井,騎龍巷賣糕點、果脯的壓歲鋪子、看似販賣雜貨、實則與仙氣沾邊的草頭鋪子,龍尾溪陳氏開設的新學塾,這些個地方,外鄉人往往都是必須要順路逛一遍的。
人來人往,不大的小鎮,熙熙攘攘。
朱斂去了灶房那邊,水缸里沒水,便尋了根扁擔,肩挑兩隻水桶,如今汲水,鐵鎖井是不成了,給圈禁了起來,大驪朝廷在小鎮新鑿井數口,免得老百姓喝水都成麻煩,只是上了歲數的當地老人,總念叨着味兒不對,不如鎖龍井那邊挑出來的水甘甜。日子得過水得喝,就是不耽誤碎碎念叨,就像沒了那棵遮蔭納涼的老槐樹,老人們傷透了心,可如今那群臉上掛鼻涕、穿開襠褲的孫子輩孩子們,不也過得十分歡快無憂?
壓歲鋪子一下子沒了人,石柔獨自坐在櫃檯後邊,有些不適應,便想着裴錢會買什麼菜回家,再想着朱斂稍後繫上圍裙、手持鍋鏟的下廚情景,石柔就忍不住想笑,瞥了眼門外的黃昏餘暉,也像是腳步悠悠,一點一點回了家,忙碌了一天,收工休歇去了。
隔壁同樣是落魄山名下的草頭鋪子,生意進賬,比起看似賬本更厚更瑣碎繁多的自家鋪子,其實要好太多太多,隨便賣出一件,便頂得上壓歲鋪子好多年。目盲老道人賈晟,如今也不愛拋頭露面了,修行到了瓶頸,把鋪子生意交給了兩個弟子,不苟言笑的瘸子年輕人趙登高,乖巧伶俐的田酒兒。
賈老道人一年有大半年,都在最新成為落魄山藩屬的黃湖山那邊修行,不問世事。
修道之人,大多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