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4章(1/1)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第6734章

周米粒恍然大悟,“果然被我猜中了。”

在陳平安四處找書的時候,杜秀才走出鋪子,來到那虯髯客旁邊,嘆了口氣,“涉及修士心中,三教百家學問的取捨,那小子此舉十分兇險啊。若非出身儒家某個道統文脈,其實倒也無所謂了,隨意取捨便是,反正半點不傷道心,就算傷了,無非是事後多讀幾本書罷了,一樣可以縫補。”

漢子點頭道:“所以我起先並不想賣這張弓給他,若是故意誘人買賣,太不厚道。只是那小子太眼尖,極其識貨,先前蹲那兒,故意看來看去,其實一早就盯上了這張弓。我總不能壞了規矩,主動與他說這張弓太燙手。”

杜秀才笑道:“可若是這樁買賣真做成了,你就能夠徹底卸去束縛了,再不用靠着什麼十萬甲兵,去斬那人頭顱,才可以脫困,終究是好事。咱們一個個畫地為牢,在此苦苦等候百年千年,年復年日復日的重複景象,確實累人,看也看吐了。”

那漢子咧咧嘴,“我若是有酒喝,保證一滴不吐。”

杜秀才笑着丟出一壺酒水,那大髯漢子接過酒壺,嗅了嗅酒水香味,滿臉陶醉,繼而傷感不已,喃喃道:“以前仗劍背弓,騎驢走江湖,只喜歡痛飲,如今都要捨不得喝一口了。”

名家鋪子那邊,年輕掌柜正在翻書看,好像翻書如看山河,對陳平安的條目城行蹤一覽無餘,微笑點頭,自言自語道:“書山從來不空,沒什麼冤枉路,行人下山時,從不兩手空空。越是兜轉繞路,越是一生受益。沈校勘啊沈校勘,何來的一問三不知?夜航船中,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他隨即有些疑惑,搖搖頭,感嘆道:“這個邵城主,與你小子有仇嗎?篤定你會相中那張弓?所以鐵了心要你自己拆掉一根三教棟樑,如此一來,將來修行路上,可能就要傷及一部分道門機緣了啊。”

因為在陳平安來這名家鋪子買書之前,邵寶卷就先來此地,花錢一口氣買走了所有與那個著名典故有關的書籍,是所有,數百本之多。所以陳平安先來此地買書,其實原本是個正確選擇,只是被那個假裝離開條目城的邵寶卷捷足先登了。

捻住掌柜想了想,還是難得走出鋪子,抬頭望天,微笑道:“陸道友,豈不是被我連累,畫蛇添足,這小子似乎與道門愈行愈遠了,害你平白無故又挨了‘一劍’?”

那個剛剛登船的年輕外鄉客,既是需要治學嚴謹的儒生,又是需要雲遊四方的劍仙,那麼今天是遞出一本儒家志書部典籍,還是送出一本道藏鋪子的書籍,兩者之間,還是很有些不同的。不然如果沒有邵寶卷的從中作梗,遞出一本名家書籍,無傷大雅。只是這位先前其實只是討要那“濠梁”二字、而非什麼養劍葫的年輕掌柜,這會兒站在鋪子門外,嘴上說著歉意言語,臉色卻有些笑意。

陳平安一行人回到了虯髯男子的攤子那邊,他蹲下身,保留其中一本書籍,取出其餘四本,三本疊放在棉布攤子上邊,手持一本,四本書籍都記載有一樁關於“弓之得失”的典故,陳平安然後將最後那本記錄典故文字最少的道家《守白論》,送給攤主,陳平安顯然是要選擇這本道書,作為交換。

至於那位名家書鋪的掌柜,其實算不得什麼算計陳平安,更像是順水推舟一把,在何處渡口停岸,還是得看撐船人自己的選擇。何況如果沒有那位掌柜的提醒,陳平安估計得最少跑遍半座條目城,才能問出答案。而且有意無意的,陳平安並沒有拿出那本儒家志書部藏書。

方才看到陳平安拿出四本書籍後,漢子起先有些欣慰,只是當陳平安遞出那本道藏部典籍後,漢子瞥了眼書名,愣在當場,猶豫起來,他不着急去接過書籍,滿臉疑惑道:“公子難道不曾去過名家書鋪?”

陳平安笑道:“去了,只是沒能買到書,其實無所謂,而且我還得謝謝某人,不然要我賣出一本名家鋪子的書籍,反而讓人為難。說不定心裡邊,還會有些對不住那位仰慕已久的掌柜前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