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89章
李寶瓶笑呵呵道:“反正拉着林君璧一起守擂,就是不與林君璧對弈,後來等到傅噤真的登山了,就趕緊讓賢,給了郁清卿落座,他自己不見了人影,都沒一旁觀戰,後來傅噤一走,他就現身了,幫着郁清卿復盤,這裡妙啊仙啊那裡無理不妥啊,看樣子,聽口氣,別說是小白帝,就是鄭城主親自登山,都可以打個平手。”
陳平安笑眯眯道:“不然你以為啊,咱們這位蔣棋聖在他家鄉的邵元京城,一年贏過一位棋待詔,整整七年,無一敗績,其實都是棋力的顯露,這得精準勘驗棋力,精心挑選對手,還需要足夠的臉皮,棋盤之外,更是國手中的國手,再趕緊找酒喝,把自己收拾得披頭散髮,藉著酒勁,眾目睽睽之下,婉拒皇帝賜予的棋待詔身份,很狂士嘛,何等豪邁,風骨凜凜,我要是邵元王朝的皇帝陛下,就直接送他一塊金字匾額,鐵肩擔道義。”
李寶瓶點頭道:“那我再送一副對聯,棋盤上龍驤虎步,官場中行雲流水,再加個橫批,天下無敵。”
上中下都湊齊了。
陳平安忍俊不禁,說道:“如果小師叔沒有猜錯,蔣棋聖與郁清卿復盤的時候,身邊一定有幾個人,負責一驚一乍吧。”
李寶瓶哈哈笑道:“可不是,半點不讓人意外。”
一邊閑聊,一邊遛魚,最終陳平安成功收竿,將一尾二十多斤重的青魚拖到了岸邊,魚簍有些小了,既然今天魚獲足夠,陳平安就沒想着,何況青魚肉質一般,真算不上鮮美,不過肉厚刺少,更適合熏魚腌制。陳平安蹲在岸邊,嫻熟摘下魚鉤,輕輕扶住青魚背脊,稍等片刻再鬆手,見光又嗆水的大青魚,才驀然一個擺尾,濺起一陣水花,迅速去往深水。
陳平安抬起頭,與李寶瓶笑了笑。似乎在說,瞧見沒,這就是李槐心心念念的大魚了。
李寶瓶抬起雙手,分別豎起大拇指。
陳平安坐回竹椅,笑道:“不如我們走趟鰲頭山?”
李寶瓶眼睛一亮,“套麻袋打悶棍?”
陳平安埋怨道:“讀書人怎麼可能做這種事情。是山路夜行不易,有人磕磕碰碰,我們攙扶不住,好心辦壞事。”
李寶瓶正色道:“是的是的。”
然後她以拳擊掌,說道:“那我得換身衣裳,做好事不留名。”
其實當年遇到大哥李希聖,就說過她已經不用講究穿紅衣裳的家規了。
只不過李寶瓶後來也一直沒想着換,有些習慣,改了就會一直不習慣。
驪珠洞天土生土長的孩子,原本對於離鄉一事,最無感觸,反正一輩子都會在那麼個地方打轉,都談不上認不認命,祖祖輩輩都是如此,生在那邊,好像走完了一輩子,走了,走得也不遠,家家戶戶清明上墳,肥肉一塊,年糕豆腐各一片,都放在一隻白瓷盤子里,老人青壯孩子,至多一個時辰的山水小路,就能把一座座墳頭走完,若有山間道路的相逢,長輩們相互笑言幾句,孩子們還會嬉笑打鬧一番。到了每處墳頭,長輩與自家孩子念叨一句,墳裡頭躺着什麼輩分的,一些耐心不好的大人,乾脆說也不說了,放下盤子,拿石子一壓紅紙,敬完香,隨便念叨幾句,許多窮人家的青壯男子,都懶得與祖宗們求個保佑發財什麼,反正年年求,年年窮,求了沒用,拿起盤子,催促着孩子趕緊磕完頭,就帶着孩子去下一處。若是遇到了清明時分正值下雨,山路泥濘,路難走不說,說不得還要攔着孩子在墳頭那邊下跪磕頭,髒了衣服褲子,家裡婆娘清洗起來也是個麻煩。
曾經孩子們心目中的最遠離別,是阿爺阿爹去了小鎮外邊的龍窯燒瓷,或是去山裡砍柴燒炭,不常見面。近一些的,是阿娘去福祿街、桃葉巷的大戶人家當廚娘、綉娘,再近一些,是每天學塾下課,與同窗各回各家,是炊煙與白天道別,是晚上家裡油燈一黑,與一天告別。
生老病死,都在家鄉。參加過一場場紅白喜事,哭哭笑笑,等到參加完最後一場,一個人的人生就算落定休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