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71章(1/1)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第7671章

“三教祖師的散道,就是你回鄉後抓緊破境的原因所在?”

寧姚直截了當問了接連兩個問題:“那邊怎麼辦?”

寧姚對於散道一事,並不陌生,其實修道之士的兵解,就類似一場散道,不過那是一種練氣士證道無果、勘不破生死關的無奈之舉,兵解之後,一身道法、氣數流轉不定,悉數重歸天地,是不可控的。桐葉宗的飛升境大修士杜懋,曾被左右砍得琉璃稀碎,杜懋彌留之際,就試圖將一部分自身道韻、琉璃金身遺留給玉圭宗。再然後就是托月山大祖這種,能夠駕馭自身氣運,最終反哺一座蠻荒天下,使得家鄉天下妖族修士的破境,好似一場雨後春筍,斐然,綬臣,周清高之流,無一例外,都是龍蛇起陸,名副其實的天之驕子。

至於寧姚所謂的“那邊”,當然是周密登天入主的那座舊天庭。

陳平安蹲下身,伸出手掌抵住城頭,輕輕摩挲,抬頭瞥了眼天幕,說道:“那邊怎麼辦,三教祖師自有打算吧,我只能肯定不會放任不管。之前我去中土參加文廟議事,期間有過那場極其隱蔽的河畔議事,除了我比較例外,聚攏了一大批十四境修士,不少我都是第一次見到,禮聖負責住持議事,就像......一場大考,考校對象,是三座天下已經站在山巔的大修士,卻沒有任何一位三教祖師現身河畔,但是具體的考評內容,等到議事結束後,好像人人都忘記了,我當時就覺得有點奇怪,三教祖師何必如此大費周章。後來先生帶我去了一趟穗山之巔,親眼見到了至聖先師,當時我就察覺到一點跡象了,而且至聖先師也沒有隱瞞什麼,對我說了句......勉強算是表揚的話,等於默認此事了。”

陳平安猜測那是一場以生死作為考題的問卷,答案是十四境修士的各自問心結果,比如......一大幫十四境大修士,聯袂去往新天庭,敢不敢、願不願意、舍不捨得為人間的芸芸眾生捨生忘死。

陳平安曾經跟畫卷四人有過一場問答,關於救人需殺人,朱斂當年的回答,是不殺不救,因為擔心自己就是那個“萬一”。

當年陳平安也沒多說什麼,其實師兄崔瀺給出了另外一個極端的答案,不但要救人,而且自己要主動成為那個一,當然師兄崔瀺極其事功,所救之人,必須是整個天下人,所做之事,是那捨我其誰的挽天傾,師兄崔瀺才願意成為一。

陳平安提醒道:“要小心陸沉偷聽。”

一個心聲隨即響起,“怎麼可能?貧道就不是這樣的人!”

寧姚二話不說,一個心意微動,劍光直落,循着那個心聲起始處,破開層層山水禁制、道道障眼法,直接找到了白玉京三掌教的真身躲藏處,只見一位頭戴蓮花冠的年輕道士,手忙腳亂從城頭雲海中現身,四處亂竄,一道劍光如影隨形,陸沉一次次縮地山河,使勁揮動道袍袖子,將那道劍光多次打偏,嘴上嚷嚷着“好好好,好一對貧道不惜辛苦撮合當月老牽紅線的神仙道侶,一個文光射星斗,一個劍氣貫長虹!真是萬年未有的天作之合!”

寧姚看了眼陳平安。

陳平安笑着搖頭道:“算了。”

寧姚便收起了那道凝聚不散的凌厲劍光。

十四境大修士蒞臨別座天下,規矩重重,陸沉當年遊歷驪珠洞天,擺攤算卦,就依循浩然舊例,壓制在飛升境。

如今這座劍氣長城屬於浩然天下的版圖,陸沉再次從青冥天下“衣錦還鄉”,當然仍需遵循禮聖制定的規矩。

只不過用大玄都觀孫道長某個只在山巔流傳的說法,白玉京陸老三的十四境,既是誰都打不過,又是誰都打不過。

除了陸沉飄落在城頭,距離陳平安不過幾步路遠,雲海中還走出了一位中年男子模樣的劍修,刑官豪素。

豪素身形落在城頭,站在陸沉一旁,眯眼遠眺蠻荒天下。當年擔任刑官,其實一直在老聾兒的牢獄當中,潛心修道練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