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18章
陳平安朝張嘉貞虛按兩下,然後開始翻閱賬本,“我們繼續各忙各的。”
自家藕花福地的一些出產,比如狐國的符籙美人,因為如今狐國三方勢力之間再無血腥廝殺,都是一些壽終正寢的老狐,兵解離世後的遺蛻,數量稀少,但是品秩高出不少。
而且崔東山在信上說起一事,機緣巧合之下,被他找到了三位桐葉洲玉芝崗的淑儀樓修士,年紀不大,都是百來歲,當初玉芝崗宗門覆滅之時,三人剛好在外遊歷,得以僥倖逃過一劫,使得淑儀樓冠絕一洲的符籙美人,沒有就此香火斷絕。雖說這三位弟子的手藝,比起那兩位淑儀樓道侶師尊的丹青聖手,要遜色不少,但是問題不大,三位淑儀樓弟子只需要繪製美人,他崔東山和老廚子,都可以完成最後的“點睛之筆”。
此外只說採購家鄉小鎮民窯燒造的瓷器,還有還需要去綵衣國洽淡的鬥雞杯、地衣等物,具體的數量比例,就需要根據後續的售賣情況,進行一次次的細微調整,比如有些貨物的利潤高,但是佔地大,或是容易壓貨囤積,對這些相對瑣碎的細節,陳平安門兒清。
畢竟關於此事,倒懸山春幡齋的賬房裡邊,個個是行家裡手,就連桌子靠門的米大劍仙,避暑行宮的扛把子,都不算門外漢。
做生意,其實就是翻山與蹚水兩事,所謂翻山越嶺,無非是打破當地商貿壁壘,再試探一條條流水財路的深淺。
還有桐葉洲那些四處流散的孤本善本書籍,陳平安在驅山渡那邊就已經見識過了,還有不少昔年被譽為一片千金的名貴官窯,跟那些書籍是差不多的下場,都是一麻袋一麻袋售賣,各大渡口,隨處堆積,鋪子都不稀罕還價。不過這樣的撿漏機會,最多再過一二十年,想必就會逐漸消失,重新變成那個亂世黃金盛世古董的說法。
這天清晨時分,一輪紅日躍出海面。
風來水面,坐看雲起。
懶散二字,立身之賊。
趙樹下在屋內六步走樁,突然響起敲門聲,開門一看,是師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