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26章
相比娘親,趙胭還是臉皮薄了點,只得使勁繃著臉不笑出聲。
隔壁宴客廳內的墜鳶祠山神娘娘,早已改名為宮花,她瞧着已經喝得醉醺醺了,不勝酒力,坐在桌旁,扶額休歇。
其實她已經默默運轉神通,打散了酒勁,只是故意將滿身酒氣凝聚不散,長久縈繞衣衫。
幾個坐在一旁的漢子,望向她的側面,看着鼓鼓囊囊的壯觀風景,都恨不得變成那張桌子,當然也有想變成椅子的。
青杏國兵馬已經開始朝合歡山有序推進。
由於是御駕親征,所以作為中軍大帳所在,戒備森嚴,五嶽山君和幾尊水神都現出金身,將那幾輛車輦護衛起來。
他們轄下各路神靈都在負責為先鋒騎軍開道,合歡山地界,官道失修多年,雜草叢生,早已坑窪難行。
一輛馬車內,車廂極為寬敞,可以擺放案幾,身穿一件明黃龍袍的青杏國老皇帝,正在翻閱堆積成小山的奏摺,案几上的一隻青瓷螭龍香爐,紫煙裊裊,所燒香料出自金闕派秘制,可以安神。
青杏國皇帝他自從坐上龍椅,就是一個以勤勉著稱的天子。
坐在對面的,是一個面容清秀的年輕男子,正是即將舉辦及冠禮的太子殿下,因為他不是嫡長子,所以去年末和今年春,朝野上下,非議不斷,皇帝陛下沒有刻意隱瞞此事,將許多來自地方上的密折直接交給他看了。如果不是看到那些摺子,這位儲君還真就以為自己是眾望所歸的太子人選了,最少早年潛邸內那幾個都有學士頭銜的老夫子,以及如今東宮左春坊一眾輔官,都是這般明示或暗示的。
為此他當時與父皇問了一個問題,他們為何如此欺瞞自己。
因為太子自認不是一個聽不見骨鯁之言的人,忠言逆耳利於行,這個粗淺道理,他還是懂的。
皇帝陛下說了個讓太子百思不得其解的古怪答案,他們怕你默默記仇,登基之後再來翻舊賬。
還說什麼時候想明白了,你就勉強可以繼承大統了。
老皇帝將一份出自左庶子的奏疏丟給年輕太子,說道:“你看看。”
太子接過摺子,快速瀏覽內容,微微皺眉,是希望朝廷禁止“流外人”擔任“五局郎”在內的各類清貴美官,必須任用卿相子弟和文學端士......這與太子的一貫想法是完全背離的,如今朝廷百廢待興,就該大舉提拔那些有真才實學的官吏和出身不高的草澤閑士。
老皇帝見太子欲言又止,說道:“提筆擬招,我說你寫。”
太子趕緊提筆蘸墨,老皇帝緩緩道:“宜依,准其奏,自今起吏部不得更注擬流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