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18章(1/1)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第10118章

陸沉笑道:“被他自己給推翻了,準確說來,陳平安是準備先緩一緩,約莫是覺得一開始就這麼教學,難度太大,蒙童會跟不上進度,一個不小心,他們很容易就失去讀書的興趣了。雖說上學念書,本來就是一種很苦的事情,可如果一個教書先生,能夠儘可能讓蒙童在授業之初,覺得不那麼枯燥乏味,當然是更好了。”

陸沉手腕翻轉,便從陳平安住處書桌抽屜內,搬來一本書籍,遞給寧吉,“看看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寧吉翻開這部學塾讀本的書頁,發現上邊空白處,在許多文字旁,用蠅頭小楷寫了許多註解。文字內容數倍於讀本本身了。

陸沉笑道:“這是陳平安教書用的本子,教書先生的這些心思和功夫,蒙童是不會知道的。”

寧吉好奇問道:“天底下的教書先生,都是如此嗎?”

陸沉說道:“心思和想法都差不多吧,只是耗時各有長短,用功各有深淺罷了。”

陸沉抖了抖袖子,摔出一摞紙張,交給少年,“這是那位不是文廟聖賢勝似聖賢的召陵字聖,許夫子的說文解字,這些零散書頁,尚未編訂成冊,是真正意義上的手稿本了,都不算是後來刊印的所謂底本。你留着好了,不用歸還,將來如何處置,不用詢問貧道的意思,全憑你自己安排,是留是送都隨意。不用矯情,覺得會不會無功不受祿,貧道與你一場萍水相逢,想來以後肯定再重逢的。”

除了讀生書和溫熟書,差異不大,只是更換了幾本書單而已,但是之後紙上的“講書”一項,就被陳先生直接刪除了,在紙上用硃筆旁註“擱置”二字。

而隨後的“看書”,比如最早陳先生制定的課程,是看某某資治通鑒考異,觀省錄,文辭養正舉隅,每周各三頁。朱子小學,每天一頁,等。而且這一欄,陳先生有過數次硃筆更改數目的跡象,不斷勾掉在旁重寫,不止一次,結果最終仍是被陳先生換成了更為簡略粗淺的書籍,再多出了一部繪圖本,當然同樣是出自陳先生的手稿本了,繪畫了各種山川河流,百家技藝等,輔以文字,圖文並茂。

只說此書,前邊的書頁,多是與鄉野村落、世俗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例如春耕、農時、五穀以及各種樹木魚類等。

與此同時,作為每天上午最後一項的習字課,也是改動很大,比如最早的打算,不同學齡的蒙童,分別是“每日寫,古碑額十字”,“說文解字篇,三字到五字不等,可在教字期間,粗略講解音律、訓詁等內容。”“孝經或黃庭經,當以正楷字體,粗筆寫大字,書寫二頁。”

之後還有個最終仍是被陳先生放棄想法,就是教蒙童學寫字,不是從中規中矩的楷書入手,而是完全按照字體的淵源流傳,從小篆學起,然後是隸書,最後才是楷書。至於行書和草書,以及更為歷史久遠的蟲鳥篆,先是被陳先生批註“不妥”二字,之後想了幾個變通的法子,比如是不是可以只教幾個字而已,好讓蒙童知曉天地間還有這幾種字體而已......結果仍是被硃筆勾掉了,陳先生在旁再次批註一句,“想來還是不妥”。

還有單獨放在桌上的一摞紙張,上邊寫了許多注意事項。

比如關於“孝”與“孝順”,陳先生就有寫了好幾句提醒自己的言語,並且顯然是在不同時間段的筆跡和心得。

“當講否?”“需要慎重解釋兩者的差異,慎之又慎。”“若無絕對把握和合適時機,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