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59章(1/1)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第10959章

陳清流問道:“這麼多年裡,白裳就沒有找你這個師兄,再想着跟三山九侯先生討要幾門失傳的遠古劍術?”

道士搖頭道:“盧師弟與王師弟一般心氣高,既然師尊不肯主動見他們,他們就絕對不會去找師尊。”

道士曾在北俱蘆洲荊山中鑿井煉丹,當地土民塑造神像祭祀香火不絕,神像肩頭擱放有一隻雕琢精美的白玉蟾蜍。

陳清流給顧璨解釋道:“魏本源的前身,姓王名旻,是個道士。跟紫清道友,還有盧岳,和那位曾經執掌大權的方柱山青君,都是三山九侯先生的弟子,不過分記名和不記名。其中王旻,我猜是跟着他師父前後腳進入的驪珠洞天,困龍之法,估計都是他師父的點子,真正動手布置陣法的,還是王旻,作為報酬,就是那片神仙墳了,否則我想不出其它理由,一個外人為何能夠佔據大部分的神仙墳。然後跟鄒子吵架,輸了,所以才有了如今的魏氏老家主?”

葛姓道士嘆了口氣,“除了先後順序錯了,其餘都是對的,王師弟是先與鄒子論道輸了,當年才去驪珠洞天趟渾水的,幫着師尊布置陣法過後,自行兵解,在驪珠洞天內一次次轉世,神志越來越渾渾噩噩,王師弟只能勉強維持住一點道種真靈不滅,飄晃如風中燈籠之火。”

陳清流笑問道:“按照青童天君訂立的規矩,小鎮三千年以來,其中大道自行循環有序,是不是隱藏着一個不斷剝離、驅逐、清除仙種的過程?本命瓷一物的出現,就是為了淘汰掉所有的練氣士,所謂的修道胚子,去蕪存菁,好為那個一退位,重塑神殿?仙退散則可請神歸位?”

當陳清流說出青字之時,光腳道士就已經撐開背後那把雨傘,遮蔽天機,防止隔牆有耳。

所以近在咫尺的柳赤誠,根本聽不清師父說了什麼,照理說顧璨也是聽不見的,但是陳清流卻有意為之,雙指併攏輕輕一劃,以劍氣斬開一條縫隙,故意泄露了天機,好讓顧璨這個局內人聽得一清二楚。

葛姓道士臉色凝重,以心聲言語道:“這個真相,還是青君師兄前些年才推演出來的結果。”

陳清流笑容古怪,“木已成舟,再推演個什麼勁兒?既定事實就那麼擺在了眼前,還要白白耗費功德和道氣,意義何在?”

葛姓道士長嘆一聲,“道人求真,天性使然。”

陳清流哈哈笑道:“不知多少聰明人,到頭來白忙一場。不愧是東王公,不愧是男子地仙之祖。”

沉默片刻,陳清流難得流露出一種唏噓感傷的臉色,輕聲道:“不愧是首位人族成神的青童天君,苦心孤詣謀划萬年,此舉可以為之歌,可以為之泣。”

陳清流收起思緒,笑問道:“具體規矩運轉,實在是好奇,讓我都要萬分好奇,你那青君師兄可有眉目,可曾一併推衍出來?”

道士苦笑搖頭,“師兄打了個比方,帷幕重重如山嶽,高不可攀,那他就是一粒山腳道路上的塵埃,繞道而行都是奢望。”

陳清流點點頭,“如此才對,否則三教祖師的道行豈不是成了擺設。不過由此可見,三山九侯先生對這個世道的走勢,他是有自己想法的,肯定出現了某種分歧。再加上齊先生和崔瀺的推波助瀾,就更是教外人霧裡看花了。”

道士臉色尷尬道:“懇請陳道友慎言。”

道友你是孤家寡人一個,貧道可是有師門有師兄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