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87章(1/1)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第12187章

許謐驀的瞪大眼睛,好像這是一個匪夷所思的答案。

老人沉默片刻,問道:“何解?”

劉羨陽笑道:“我雖然在南婆娑洲遠遊求學,但還是大驪出身。”

老人點點頭。

他已經山居多年,來京城的次數屈指可數,也從不摻和朝政,到了京城,只與二三好友敘敘舊而已。只是這些老友,漸漸的,一個個都走了,比如吏部的關老爺子,還有如今兵部沈沉的先生。

百年前,還是盧氏藩屬之一的大驪宋氏,內憂外患,從皇帝到官員,沒有任何開疆拓土的志向,也不敢有。偏偏在此時,朝廷出現了一個治學為官兩不誤的讀書人,自稱所學是小道,卻有大用處。

他硬生生將一門生僻學問發揚成了大驪王朝的顯學,被譽為是舊邊疆學說的集大成者,新邊疆學的開山。

大驪官場百年以來,有過兩次邊疆學問的熱情高漲,以至於官員不談邊疆便是不識時務。若談邊疆事務,自然而然便繞不過這位最具慧眼的愚廬先生,

老人笑道:“劉先生,恕我孤陋寡聞,敢問如今在何處高就?”

劉羨陽說道:“老夫子一心閉門研學,確實有些孤陋寡聞了。”

老人大笑不已,抱拳道:“慚愧。”

許謐忍俊不禁,終於如願以償,她朝這傢伙豎起大拇指,姓劉的,是條英雄好漢!

劉羨陽說道:“我有個朋友,讀先生的書要更用心,比我更有體悟。”

老人好奇道:“願聞其詳。”

劉羨陽說道:“他說在一百年前,隨時都有亡國憂患的大驪,就能在霧蒙蒙的世道里,衝出一個獨樹一幟的讀書人,致力於發明邊疆學說,學力和眼光自然都是極好。但是他最佩服的,猶不在此,他說他很難想象,一個人到底需要對正值最為疲弱不堪的國家,懷揣着多大的熱忱,才能夠寫下那些願意、敢於對國家給予最大希望的文字。”

老人默然。

許謐愕然。

顧璨轉頭看着劉羨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