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北海霧 第十三章 雨中訪友(一)(2/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走。”范閑屁股剛剛坐到椅上,就發話。

藤子京從御者地位置上回頭看了少爺一眼,苦笑道:“少爺,如果老爺知道這時節你還出門,會教訓小的。”

范閑笑的更苦:“再不趕緊走,不止老爺要拿棍子打我這不孝子,就連你那位溫柔的少奶奶都要拿繩子來綁我了。”

這時節,京里真是人心惶惶的時候,禮部尚書郭攸之被逮下獄的消息,只用了一個時辰就傳遍了整座京都,但凡與春闈有關的官員們都坐立不安地留在家中。生怕一會兒之後,監察院的密探會來敲門,然後客客氣氣地請自己去喝茶。

而范閑身為弊案地關鍵人物,深知內情地司南伯范建大人與晨郡主更是不敢放他出手,所以他只好偷偷溜了出來,嘆氣說道:“藤大,幸虧少爺我在京里還有你這個心腹,不然連出趟門都不容易。”

一直安靜坐在他身邊的王啟年。笑容明顯變成了最苦地那個,愁眉苦臉道:“大人,下官一直想努力成為你的心腹。”

范閑哈哈笑了起來,調笑道:“王啟年,你應該去說相聲去。”

馬鞭一響,黑色的馬車緩緩向前行去,車輪碾過街上的水窪,四周的青樹被雨水一洗。更顯青嫩,在馬車的後方,有幾個監察院地密探穿着各色雨具,遠遠跟着這輛馬車,他們都是啟年小組的人。專門負責范提司的安全。

“如果朝中有官員報復怎麼辦?我這裡的人手有些不足。”王啟年是知道範提司與院里做了什麼事情,有些擔心。

范閑微微一笑,眸子里寒意一現:“現在不是當初,我們要去的地方也不是牛欄街。本官倒想看看,除了那個瘋婆子,還有誰敢在京都里,聖上的眼皮下面刺殺我。”

“去哪裡?”藤子京也不回頭,低聲問道。

范閑看了王啟年一眼,王啟年輕聲說了個地名,然後解釋道:“很湊巧,大人看上的那幾名學生。都住在一家客棧里。”

馬車在疊衣巷的外面就停了下來,空中還在落着小雨,范閑下車後與藤子京二人撐着紙傘往裡走去,王啟年早已消失在了人群之中。

這疊衣巷是外郡來京舉子聚居地地方,今天京里又爆發了科場弊案,所以此時猶是人聲鼎沸,擁擠的厲害。范閑舉着傘,小心翼翼地從街沿往裡走着。傘面略微向外傾着。免得傘上的雨水落到街邊檐下避雨的小販鍋中。

“借光借光。”一位身材瘦削的讀書人急切地喊着,手裡提着兩壺酒。擦過范閑二人地身邊,朝着前方急奔,竟是不畏由天而降的雨水,只是此人路過時,回頭看了范閑一眼。

范閑舉着傘,看着消失在雨中的那人,搖頭笑道:“這和當初畢業時的那群瘋子多像?只要考試完了,就得狂醉一番。”他咂巴咂巴嘴,有些遺憾當初因為身體地原因無法參加學校的畢業宴。

藤子京聽的不是很明白,但依然恭謹解釋道:“估摸着是郭攸之倒台一事,讓這些學生如此興奮。”

“郭尚書的風評很差嗎?”范閑隨意往前行着,看着就像是個喜歡在雨中散步的公子哥兒。

藤子京笑道:“京官沒幾個風評好的,莊裡有句俗話,若將六部的官員排隊砍了腦袋,估摸着能有一個是冤枉的。”

范閑哈哈一笑,心想前世時也有這種笑話,打趣道:“那你說我父親是不是冤枉地那個?”

世人皆知,司南伯范建先為戶部侍郎,後為尚書,不知道從國庫里撈了多少銀子,若說大貪官,范閑的父親岳父,只怕是逃不出前三名去。但這話藤子京哪裡敢說,聽着少爺這問題,冷汗就開始往後背里鑽,苦笑道:“少爺,小的失言,您可千萬別介意。”

“貪官怕什麼?世人不患官貪,卻患這官貪而無能。”

“公子這話不妥。”

忽然有個人毫不客氣地從旁鑽進了范閑的傘里避雨,手裡捧着一個紙包的燒雞,燒雞的微焦香味連這漫天雨絲都掩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