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北海霧 第十六章 皇榜(1/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第十六章皇榜

待范閑離開這家同福客棧之後,室中的四位讀書人面面相覷,似乎想不到天下竟然會掉如此大的一個燒餅砸在了自己的頭上。

“這可如何是好?”楊萬里有些傻乎乎地坐在床上。成佳林與史闡立向他恭喜之後,笑道:“從此以後,楊兄等於是攀上了相爺與戶部尚書,這仕途只怕會一帆風順了。”

楊萬里憨厚的臉上卻透着一份苦悶:“我向來是極欣賞小范大人才學,此次春闈也多虧大人通融,想來幕後閱卷,這位小范大人也出了不少力,只是……我更希望小范大人今天沒有來這麼一趟。”

成史二人啞然無語,知道楊萬里感覺范閑似乎有市恩之感。

一向隱為眾人首領的侯季常卻微笑搖頭道:“小范大人若是市恩,斷不必親自來此,萬里你多慮了,我已決定,從今以後,在朝中便以小范大人為念,定要做出一番事業來。”

史闡立愕然,心想一向清高自詡的侯兄為何突然轉了性子?

楊萬里搖頭道:“我也知道,每科考試,門師學生這是慣例,只是侯兄知道,我一向敬重小范大人才學,考院之中因為身上那件夾帶的緣故,又極喜小范大人性情,所以總希望小范大人與這些朝廷官員能有些許不同才是。”

“求全了,求全了。”成佳林責備道:“小范大人雖有詩中仙材,但畢竟也是朝中官員,權貴子弟,能夠親身來此,已屬不易。萬里兄難道希望小范大人是個不食煙火的真仙人?何況真仙人對這個窮苦凡世,並不見得會比一位精於謀划的能吏要更好。”

史闡立拍掌讚歎道:“佳林兄話雖少,但今日這話說的透徹。”他轉向楊萬里說道:“若說崇拜之情。萬里你絕對不如我,半閑齋詩話我時常手捧誦讀,裡面那百餘首詩可以倒背如流,但今日見着小范大人,我卻沒有絲毫失望。為何?全因為詩乃心聲,這位小范大人確實是我輩洒脫中人,與朝中那等腐朽官員,豈可一道而論。”

他笑了笑。接著說道:“先前我提着燒雞過來時,巷中打傘之人不多,我這人就愛玩個亂勁兒,瞅着一把傘下的年輕人面容清秀,氣息清新可人,所發議論又有些新奇駭人。所以莽撞鑽到了他的傘下,一路走了過來,如果換作是一般的權貴官員。豈能容我如此無禮?偏那位小范大人卻是滿臉微笑,與我同行,面色沒有一絲不自然。客棧中知道他便是范閑,說實話,愚兄真有些驚喜。范閑范閑,果然沒有讓我失望。”

眾人此時才知道原來先前還有這麼一段事情,怪不得范閑剛才說與史闡立有半傘之緣,想到其中感覺。不由微笑了起來。楊萬里有些尷尬地摸摸腦袋:“或許……只是感覺有些幻想破滅地寂滅感?總覺得小范大人應該是那種閑卧葡萄架,醒書萬首詩,不理朝中齷齪事的清貴人物。”

侯季常不贊同地搖搖頭,冷冷道:“那種人物看似清逸脫塵,卻實在是於國無用,於民無益,若范大人真是這種詞臣模樣,我反而會瞧不起他。”

“不見得。不見得。”楊萬里嘆氣道。

侯季常淡淡一笑說道:“說來不怕諸位笑話,讀書人何以報國,只有入朝為官一條,而朝政之艱深可怕,又豈是你我這種局外人所能了解?所以小范大人今日前來,實際上不是他需要我們,而是他知道,我們需要他。”

他頓了頓。又道:“我雖有些傲骨。卻不是不知進退的酸腐之人,既然我們有這個機會。當然要把握住,如果在朝中我們一定要跟隨某個人物,那麼我想,范大人應該是最好的對象,想來日後官場上作為,與我們平日里的理想才能最不衝突。”

眾人齊聲異道:“為何?”大家本就有些奇怪侯季常堅決的態度,此時聽他再次強調,更感好奇。

侯季常從桌上端起茶杯,看着旁邊范閑飲剩的殘茶,略有些出神,半晌後才說道:“一個雨天行路的當朝紅人,居然會留神自己傘面上地積水落下時,不要滴入路邊躲雨小販的鍋中,寧肯自己的身上被打濕,還要往外面側一側。如此細心仁厚的人物,如果不是大奸大惡,就是大聖大賢。”

他微笑道:“一個十七歲的年輕人,不可能隨時隨地都能掩飾的如此之好,所以我認定小范大人是位大聖大賢,我的判斷就是如此簡單,因為我被雨中那幕感動了。”

本章節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