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的胸膛急速地起伏着,許久之後,才漸漸平靜下來。
不清楚范閑是否已經對宮中的局勢有了一個最接近真相的判斷。如果他清楚這一點,那麼一定不會選擇進入皇宮,當面對太後陳述大東山的真相,並且交出陛下地親筆書信,還有那枚玉璽。
在這件震驚天下的大事當中,范閑必須承認,自己那位岳母娘所做的選擇,是非常簡單明了而又有效果的規劃。只要陛下死了,那麼不論是朝臣還是太後,都會將那位越來越像國君的太子,做為第一選擇。
從名份出發,從穩定出發,都沒有比太子更好地選擇。
而太子一旦登基,塵埃落定之後,范閑便只有想辦法去北齊吃軟飯了。但眼下的問題是。范府處於皇宮的控制之中。他的妻妾二人聽聞都已經被接入了宮中,他便是想去吃軟飯。可也不可能把乾飯丟了。
老李家地女人們,果然是一個比一個惡毒。
范閑一面在心裡複述着老婊子這三個極有歷史傳承意味的字,一面藉著黑夜的掩護,翻過一面高牆,輕輕地落在了青青的園中。
這是一座大臣的府邸,雖然沒有什麼高手護衛,但是府中下人眾多,來往官員不少,從院牆腳一直走到書房,重傷未愈的范閑,覺得一陣心血激蕩,險些露了行藏。
在書房外靜靜聽了會兒裡面的動靜,范閑用匕首撬開窗戶,閃身而入,觸目處一片雪一般的白色布置,不由微微皺了皺眉頭,然後一反身,扼住那位欲驚呼出聲地大臣咽喉,湊到對方耳朵邊,輕聲說道:“別叫,是我。”
那位被他制住的大臣聽到了他的聲音,身子如遭雷擊一震,漸漸地卻放鬆了下來。
范閑警惕地看着他的雙眼,將自己鐵一般的手掌拉離對方的咽喉,如果對方真的不顧性命喊人來捉自己,以他眼下的狀態,只怕真地很難活着逃出京都。
這是一次賭博,不過范閑地人生就是一次大賭博,他的運氣向來夠好。
那位大臣沒有喚人救命,反而用一種很奇怪地眼神,看着范閑那張有些蒼白的臉,似乎有些詫異,又有些意外的喜悅。
“舒老頭兒,別這樣望着我。”范閑確認了自己的判斷正確,收回了匕首,坐到了舒蕪的對面。
是的,這時候他是在舒府的書房內,幾番盤算下來,范閑還是決定先找這位位極人臣的大學士。因為滿朝文武之中,他總覺得只有庄墨韓的這位學生,在人品道德上,最值得人信任。
舒蕪眼神複雜地看着他,忽然開口說道:“三個問題。”
“請講。”范閑正色應道。
“陛下是不是死了?”舒蕪地聲音有些顫抖。
范閑沉默片刻:“我離開大東山的時候,還沒有死,不過……”他想到了那個駕舟而來的人影,想到了隱匿在旁的四顧劍。想到了極有可能出手的大光頭,皺眉說道:“應該是死了。”
舒蕪嘆了一口氣,久久沒有說什麼。
“誰是主謀?”舒蕪看着他的眼睛。
范閑指着自己的鼻子,說道:“據軍方和監察院的情報,應該是我。”
“如果是你,你為什麼還要回京都?”舒蕪搖搖頭:“如此喪心病狂,根本不符君之心性。”
兩個人都沉默了下來,范閑忽然開口說道:“我既然來找閣下。自然是有事要拜託閣下。”
“何事?”
“不能讓太子登基。”范閑盯着他地眼睛,一字一句說道。
舒蕪的眉頭皺後復松,壓低聲音說道:“為什麼?”
范閑的唇角浮起一絲淡淡的自嘲:“因為……我相信舒大學士不願意看着一位弒父弒君的敗類,坐上慶國的龍椅。”
滿室俱靜,范閑站起身來。取出懷中貼身藏好的那封書信,輕聲說道:“舒蕪接旨。”
舒蕪心中一驚,跪於地上,雙手顫抖接過那封書信。心中湧起大疑惑,心想陛下如果已經歸天,這旨意又是誰擬的?但他在朝中多年,久執書閣之事,對於陛下地筆跡語氣無比熟悉,只看了封皮和封後的交待一眼,便知道是陛下親筆,不由得激動起來。雙眼裡開始泛着濕意。
范閑拆開信封,將信紙遞給了舒蕪。
舒蕪越看越驚,越看越怒,最後忍不住一拍身旁書桌,大罵道:“狼子也!狼子也!”
范閑輕輕柔柔地扶住了他的手,沒有讓舒大學士那一掌擊在書桌之上,緩緩說道:“這是陛下讓我回京都前那夜親筆所修。”
“我馬上入宮。”舒蕪站起身來,一臉怒容掩之不住。“我要面見太後。”
范閑搖了搖頭。
舒蕪皺眉說道:“雖然沒有發喪。但是宮內已經開始着手準備太子登基的事宜,事不宜遲。如果晚了,只怕什麼都來不及了。”
范閑低頭沉默片刻後,說道:“這封御書,本是……寫給太後看的。”
舒蕪一驚,心想對啊,以范閑在京都地隱藏勢力和他自身的超強實力,就算宮城此時封鎖極嚴,可是他一定也有辦法進入皇宮,面見太後,有這封書信和先前看過的那枚行璽在身,太後一定會相信范閑的話。
“啊……”舒蕪地臉色一下子變了,怔怔望着范閑,“不可能!”
“世上從來沒有不可能的事情。”范閑的雙眼裡像是有鬼火在跳動,“您是文臣,我則假假是皇族裡的一分子,對於宮裡那些貴人們的心思,我要看的更清楚一些,如果不是忌憚太後,我何至於今夜會冒險前來?”
他沉默片刻後說道:“李氏皇朝,本身就是個有生命力的東西,它會自然地糾正身體的變形,從而保證整個皇族,佔據着天下地控制權,保證自己的存續……在這個大前提下,什麼都不重要。”
范閑看着舒大學士平靜說道:“事情已經做透了,大學士您無論怎麼選擇,都是正當。您可以當作我今天沒有來過。”
舒蕪也陷入了長時間的沉默之中,這位慶國大臣渾身上下在一瞬間變得蒼老了起來,許久之後,他嘶啞着聲音說道:“小范大人既然來過了,而且老夫也知道了,自然不能當作你沒有來過。”
范閑微微動容。
“老夫只是很好奇,雖然范尚書此時被軟禁於府,可是您在朝中還有不少友朋,為何卻選擇老夫,而沒有去見別人,比如陳院長,比如大皇子?”舒蕪的眼瞳里散發著一股讓人很舒服的光彩,微笑問道。
范閑也笑了起來,說道:“武力永遠只是解決事情的最後方法,這件事情到最後,根本還是要付諸武力,但在動手之前,慶國,需要講講道理。”
他平靜說道:“之所以會選擇您來替陛下講道理,原因很簡單,因為您是讀書人。”
范閑最後說道:“我不是一個單純的讀書人,但我知道真正的讀書人應該是什麼模樣,比如您地老師庄墨韓先生&ash;&ash;讀書人是有骨頭地,我便是要借先生您的骨頭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