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次更新約摸是在二十號或二十一號,實在抱歉,因為馬上踏上歸途,而路上竟要花三天兩夜,咱們偉大祖國實在是……太大了……幅員遼闊,有時候真是一種折磨。)
……
……
叮的一聲,太監手中的刀擦着三皇子幼小的身體,狠狠地扎在了辰廊下的青石地板上,竟是崩起了幾粒碎石,可見力量如何之大。
三皇子扭曲着身子,亂聲尖叫着,雙腳瞎蹬着,卻恰好躲過這一刀,而他手中顫抖握着的匕首胡亂揮了兩下。
嗤嗤兩聲響,兩名太監的下袍被割破,露出了兩條破口。太監冷着臉,似乎沒有想到天潢貴胄的皇子,竟然會隨時攜帶着匕首,而且這柄匕首竟然會如此的鋒利。
第一次從靴子里拔出來的匕首,似乎沒有起到他應有的作用。匕首雖利,奈何卻是握在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手中。
李承平在生死存亡的一刻,學到了十二歲時范閑所擁有的殺人勇氣,卻沒有學到自己老師殺人的本領。殺人的太監雖然沒有什麼武藝,但身強力壯,哪裡是他所能抵抗。
一名太監將李承平死死地踩在地上,一名太監踩住了李承平的肘部,讓他再也無法動彈,看着自己衣裳上的破口,搖了搖頭,一手扼住李承平的脖頸,一手握着刀,再次刺了下去!
……
……
李承平呼吸越來越困難,眼睜睜看着那把刀扎了下來,知道自己必死,不由生出無窮的後悔來,心想剛才自己那一刀揮出去,竟是連對方的邊也沒有擦到,絕望之餘,忍不住放棄了,閉上了眼睛,哭了出來。
然而等了很久。
李承平甚至已經感受到自己的胸口上銳物刺入的痛楚,脖頸上那隻鐵手在斷絕自己的呼吸……可是他發現自己還活着,踩在自己身上、手上的兩隻腳似乎沒有再用力地下踩。
他驚恐地睜開了眼睛,然後看見了一幕讓他心驚無比的畫面,只見頭頂上兩名太監也如自己一樣,睜着驚恐的眼睛,而眼角里竟是流下了兩道黑血!
李承平知道生機重來,嗬嗬亂叫着,從太監的腳下將右手拔了出來,一刀子狠狠扎在了踩在自己胸上的那隻小腿上。
匕首入肉,綻起一片血花。
……
……
李承平掙扎着站起,看着那兩名先前還凶神惡煞的太監,就像兩根木頭一樣倒了下去,不由一陣心悸。他雙腿顫抖着,根本不敢上前查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為什麼這兩名太監會眼角流着黑血,就這樣倒了下去。
他低頭看着自己胸口扎着的那把刀,這才感覺到了無窮的痛楚,慘聲痛喚了起來。
好在那名太監扎刀下來的最後時刻,已經氣絕,無法繼續施力,刀尖入肉只有三分,才讓李承平險之又險地保住了自己的小命。
李承平拖着癱軟的雙腿,走到了兩名已經斃命的太監身邊,害怕之餘,心中也有無窮疑惑,心想難道是老天爺在幫自己,給這兩句太監施了魔咒?
不是魔咒&ash;&ash;清醒過來的三皇子終於明白了,他盯着兩名太監腹部衣衫上的兩個破口發獃,然後又低頭看了一眼自己手中的黑色匕首。
他手中的匕首太鋒利,所以先前雖然只是胡亂揮了兩下,卻不僅是割破了太監的衣服,也略微擦過了對方衣服下的肌膚。然而因為匕首太利,或者是老師在這把匕首上塗抹了什麼藥物,竟是讓這兩名太監沒有任何感覺。
匕首上淬的是監察院最厲害的毒藥,刀鋒一破肌膚,藥物入血,竟只需要剎那功夫,便讓那兩名太監中毒而死,連最後一點殺人的時間都沒有留下。
好厲害的毒藥!
死裡逃生的李承平,渾身上下無一處不顫抖,手裡緊握着匕首,看着腳下臉色漸漸變成一片烏黑的兩名太監,終於再也站不住,跌坐於地。他心裡清楚,如果不是匕首上有這麼厲害的毒藥,如果不是這兩名太監根本沒有想到這一點,那麼今天不論自己如何掙扎,最後還是逃不過死亡這個結局。
他渾身顫抖地坐在兩具屍體旁,臉色煞白,不知道接下來自己應該做什麼。初次被殺,初次殺人,即便他是很厲害的早熟皇子,可依然被震駭的心神大亂。
不知道坐了多久,十二歲的李承平終於醒過神來,有些困難地爬了起來,看着身邊的兩具屍體,眼中流露出小孩子本不應有的複雜情緒,這抹情緒由恐懼、無措、難過、一絲絲興奮……漸漸轉成了平靜與憤怒。
平靜的憤怒。
是誰想殺自己?李承平不知道,但清楚與自己那些哥哥們脫離不了關係。他忽然哇的一聲哭了出來,然後握緊了手邊的匕首,用力地刺了下去。
一刀兩刀三刀,他麻木而機械地將匕首刺入旁邊太監的屍體,刺出無數鮮血,鮮血最後濺成黑血。
他恨這些人,所以他要讓對方死的透徹,當然,他會很小心地不會讓這些血毒沾到自己的身上。
又過了一會兒,他止住了害怕的哭泣,扶着廊柱站起身來,看着辰廊這清幽空曠的長道,嘴唇微微發抖,然後高聲喊了起來。
辰廊的盡頭是冷宮,冷宮裡總是有宮女的。
&ash;&ash;&ash;&ash;&ash;&ash;&ash;&ash;&ash;&ash;&ash;&ash;&ash;&ash;&ash;&ash;&ash;&ash;&ash;&ash;
“母親,我不想讓你去冷宮住。”
初秋的天氣並不涼,含光殿的後方一處廂房內,三皇子卻緊緊裹着一大床被子,看着在身邊含淚望着自己的宜貴嬪,壓低着聲音,用一種堅強而寒冽的語氣說道:“我不想死,你也不能死。”
宜貴嬪雙眼通紅,緊緊地抱着他。
先前冷宮那邊來報消息,眾人才知道,原來三皇子竟然偷偷溜出了含光殿,而且竟然在深宮之中遇到了刺客!太後大怒之下,吩咐內宮加強防禦,大抓刺客不說,更是將含光殿里的太監宮女一通怒責,便是連宜貴嬪也沒有放過。
太後先前在昏迷不醒的三皇子床邊呆了少陣,直到先前才離開。
而當太後一離開,李承平便醒了過來,顫抖着聲音對自己母親說了這句話。很明顯,在太後面前的昏迷是裝出來的,這位三皇子只是對於太後有暗中的隱懼,不想直面自己的祖母。
“不要擔心……”宜貴嬪抱着自己的兒子,余驚未去,顫着聲音說道:“在含光殿里,有太後老祖宗看着,他們不敢再亂來了。”
李承平的臉色陰沉了一下,知道母親只是在安慰自己,但沒有說什麼話。宜貴嬪低頭看着自己的兒子,欲言又止,終究還是沒忍住,輕聲問道:“那兩個太監……是怎麼死的?他們是誰的人?”
“我不知道。”李承平沒有交代那把匕首的事情,在呼救的同時,他已經把那把匕首藏在了辰廊旁的樹木。他眼中透着一絲驚恐,看着母親說道:“忽然間就死了……我也不知道是誰想殺我。”
宜貴嬪沉默了下來,看了一眼四周,發現人多嘴雜,很多太監宮女正在廂房之外伺候着,確實不方便說太多東西,訥訥然地住了嘴。
自從知道了陛下遇刺的消息後,她和三皇子便等若是被軟禁在含光殿中,並不是很清楚外間發生了什麼事情,只是知道範閑已經被打成欽犯,范家柳家都在內廷的控制之中,太後看自己的眼神越來越冷淡了。
今日看着這宮殿,宜貴嬪感覺到了一股透骨的冷,她在心裡想着:“這含光殿也不見得如何安全。”
便在此時,一位中年婦人從屋外走了進來,正是大皇子的生母寧才人。宜貴嬪趕緊站起施了一禮。二位做母親的對視一眼,說不盡的唏噓。
太子也來看望過了,好生寬慰了自己的弟弟幾句,並且保證一定會找出真兇是誰。這番話說的極有誠意,奈何宜貴嬪卻總是聽不進耳去。直到最後夜漸至,人漸離,屋中漸靜,宜貴嬪才望着藏在被子里的兒子,幽幽說道:“如果不是太子,會是誰呢?”
三皇子被刺身死,對於此時京都各方勢力來說,誰最有利?宜貴嬪不自主地想到一個人的名字,卻是不敢說出口來。
李承平看着自己母親若有所思的神情,心頭一凜,知道母親在懷疑誰,堅定地搖了搖頭,說道:“不是老師。”
是的,宜貴嬪在懷疑范閑,因為如今的朝中有一大批文臣是堅決站在范閑身邊,用的便是所謂遺詔和大義的名份打擊太子,如果三皇子真的死在皇宮之中,太子無論如何也洗不清自己的罪名,在言論上更要落於下風,而且……
如果范閑真有把握鬥倒太子,那還留着老三做什麼?宜貴嬪看着自己的兒子,幽幽說道:“他雖然是你老師,但畢竟不是你的親表哥。”
“他是我親哥。”三皇子咬着嘴唇說道。
宜貴嬪嘆了口氣:“在這皇家之中,哪裡有什麼兄弟師徒情誼?你先前沒有對太後和太子說,那兩名太監用了信物,才將你騙到辰廊去……如果不是你老師的人,手中怎麼可能有信物?”
信物其實很簡單,只是江南杭州西湖邊彭氏莊園里……三皇子最喜歡的一本書中的某一頁。
李承平低着頭:“我不會懷疑師傅……而且我相信他的能力,如果他真的要殺我,來讓宮中再亂一陣,不會用到信物,這都是容易出破綻的地方。而師傅……從來不會露出這麼多破綻。”
宜貴嬪強顏一笑,沒有再說什麼,從情感上,從現在的危急狀況上看,她也願意相信兒子對范閑的判斷,因為除了范閑,她們母子倆已經沒有任何憑恃。
“是的……可是不知道小范大人什麼時候能把我們救出去。”宜貴嬪在心頭想着,如果范閑真的把太子逼到了退無可退之境,太子也只有冒天下之大為韙,以血腥的手段來壓服群臣之心,而到那時,只怕自己母子也再也沒有活路。
&ash;&ash;&ash;&ash;&ash;&ash;&ash;&ash;&ash;&ash;&ash;&ash;&ash;&ash;&ash;&ash;&ash;&ash;&ash;&ash;&ash;&ash;
含光殿前殿,所有的人都沉默着,整座宮殿籠罩在一股壓抑緊張的氣氛之中。太子和皇後分坐在太後身旁,輕輕替老人家捶着背,這一對母子的情況要比宜貴嬪母子輕鬆許多,可他們也清楚,拳頭下這位老婦人一定不能出問題。
“姑母。”皇後看了太後一眼,畏怯說道:“老三那孩子命大福大……”她又看了一眼,“……居然這樣也能活下來,看來范閑那個逆賊還真教了他不少東西。”
太子眉頭一皺,看見祖母太陽穴處的皮膚微微一綳,知道母親這句話愚蠢地讓太後動怒,冷哼一聲說道:“弟弟活着便好,其餘的事情暫不要論。”
太後強行呼吸了幾次,壓下了心頭的怒意,溫和地拍了拍太子的手背,心想皇家這麼多子孫當中,大概也只有太子才真正了解自己想的是什麼。一念及此,太後愈發覺得自己的選擇沒有錯,慶國,確實需要一個像太子這般懂得孝悌的孩子來掌管。
“你們都出去吧。”太後咳了兩聲,精神格外疲倦,揮了揮手,所有服侍的太監宮女老嬤嬤都領命而去,即便有些不甘的皇後也被趕出宮去,整個殿內只剩下她與太子兩個人。
太後轉過身來,用有些無神的雙眼看着太子,牽着太子的手,幽幽說道:“我就是不願你們兄弟相殘,所以才會撐着這身體,看着這一切,你能明白這一點,我很欣慰。”
太子沒有應話,只是嘆了口氣,不知道是不是想到了范閑這個兄弟。
太後的眼神頓時冷了起來,似乎看穿了太子的內心:“身為帝王,則需要當斷則斷,當寬則寬……至於范閑,此人乃是謀刺你父皇的萬惡之賊,他姓范又不是姓李,想這麼多做什麼?”
太子低頭受教:“孩兒明白,有些人是不能放過的。”
“只可惜還是沒有抓到他。”太後緩緩閉上眼睛,說道:“舒蕪一干大臣現今是押在何處?”
“壓在刑部大牢里。”太子苦笑了一聲:“如今自然是不好放到監察院的天牢中,只是……這些大臣不知為何,竟是受了范閑蒙蔽,如此糊塗不堪,竟是不肯服軟。”
太後冷笑一聲:“蒙蔽?還不是一些讀死書的酸腐人,也只有你父皇才容他們這麼放肆……說不定他們已經看過范閑手頭那封遺詔,才敢如此硬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