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笑看英雄不等閑(三)
數日之前,這片大陸上還殘留着最後的暑氣,第一場秋雨還沒有來得及落下來。只有晨與暮時,日頭黯淡下的風有了些清冽的秋意,在山丘野林田壟之間穿盪着,吹拂着。
秋風漸起人憂愁,而那個時候的范閑,並沒有太多的憂愁情緒,他坐在長長的黑色車隊之中,隨着馬車的起伏而蘊釀着睡意,這睡是假睡,他只是閉着眼睛,放開了自己的心神,任由體內那兩道性質完全不同的真氣,在上下兩個周天循環中暗自溫養流淌。
天一道的自然真氣法門被運於上周天中,溫柔純正,已得要念,而他真正的倚仗,那道強大的霸道真氣,行於體內各處,強悍着他的身體,錘打着他的心意。
四顧劍臨死時轉贈給他的那本小冊子的內容,也被范閑牢牢地記在了腦內,這一路向西歸京,他在繼續錘鍊自身修為的同時,也嘗試着繼續按照那個小冊子上的玄妙所言,放開心神,去感悟四周虛空之中可能存在,可能莫須有的元氣波動。或許是旅途勞累,或許是東海之畔本就聚着太多的天地靈氣鍾秀,所以這一路上,范閑並沒有得到太多的進展,然而那種調動神思,對外界發生敏感觸覺的速度卻是快了許多。
無一日不冥思,無一刻不苦修,這大概便是范閑能夠擁有今天的實力地位的真正原因吧?一陣風吹進了馬車的車簾,讓他微微眯起了眼,不知為何心尖顫抖了一絲,感到了一陣寒意,似乎覺得天底下正有些事情,有些註定會影響到自己的事情將要發生。
會是什麼事呢?他眯着眼睛看着外面的昏沉山野,緩緩沉散體內的真氣蘊集。將心神從四周收斂了回來。東夷城的事情基本上定了,父親離開了十家村,回去了澹州,京都那邊一片平靜,陳萍萍那個老跛子也應該踏上了歸鄉的路程,一切都依循着范閑所企望地美好道路在前行,可為什麼會有那種不祥的感覺?
那雙清秀好看的雙眉微微皺了起來,離開東夷城之後。唯一讓范閑覺得有些奇怪,就是東夷城這些屬國義軍的沿路狙擊,這些熱血的遺民們雖然懷着必死的心,前來刺殺慶國的權臣,但是范閑身周的防衛力量太強,加上大皇子還派出了一支千人隊做為護衛,連着數日地攻擊,只是讓那些義軍丟下屍首。拋下熱血便頹然而散。
令范閑警惕的是,自己離開東夷城返京的路線十分隱秘,就算有人在東夷城查到,可要沿路布下這些狙擊的陣勢,也需要有極強大的情報系統做為支撐。
他的心頭一動。得出了一個極為寒冷的判斷,監察院內部有人在向這些東夷城屬國的義軍通傳情報!而且這件事情是在自己擬定離開東夷城日期後,便開始了。
看來……京都有些勢力想攔自己回京,更準確地說。那些勢力要地只是拖延范閑回京的速度。京都里會發生什麼事?是什麼事情與自己有關,而對方堅決不讓自己在事情結束之前趕回京都?范閑的眼眸寒冷了起來,身子也寒冷了起來,下意識里緊了緊套在身體外的薄氅。
能夠讓監察院內部出現問題的人,只有兩個,一位是皇帝陛下,一位是陳萍萍。想拖延自己回京步伐,能做到這件事情地人。也只有這兩個,不問而知,京都里發生的事情,一定與皇帝老子和陳萍萍有關。
范閑將目光從車窗外的景色里收了回來,只沉默了片刻,便在強烈的憂慮促使下定了決心,對車旁馬上地沐風兒吩咐道:“變陣,以鋒形開路。沿途不要和那些人拖延。用最快的速度趕回燕京。”
沐風兒心頭一驚,暗想若是強行一路衝殺回境。只怕要多死許多人,速度所帶來的弊端,便是損傷。他看了小范大人一眼,知道大人一定是嗅到了某些詭異的味道,這才急着要趕回京都,不敢相詢,趕緊向長長的歸京隊伍,下發了全速前進的的命令。
馬蹄聲如雷,車聲如鐵,就這樣在東夷城通往慶國的大道上奔馳了起來。
然而行不過半個時辰,整個隊伍便忽然放緩,前方響起示警地響箭,這些日子裡,護送小范大人的隊伍已經習慣了無處不在的偷襲與伏擊,所以並不如何震動,然而今天這示警的響箭有些怪異,只響了一聲便停了,緊接着便是從車隊前方向後不停高聲叫着:“安全!”
監察院呼喊着安全的聲音極為短促快疾,因為他們害怕後面的同僚們會誤傷了前來傳信之人……那個傳信之人太快了,快到整個車隊的防禦力量除了看一眼腰牌之外,來不及做任何反應。
“安全!”當最後一聲的聲音在范閑地黑色馬車旁邊響起時,一個淡灰地身影也如一道閃電一般,斜斜里飛掠到了馬車之旁,車隊延綿極長,而此人的輕身身法竟然與監察院部屬傳訊地速度差不多,實在是令人瞠目結舌。
沐風兒身為啟年小組眼下在范閑的親衛首領,警惕地握着刀柄,看着那個風塵僕僕,滿臉憔悴,剛剛落在馬車之旁的監察院官員。這個官員的臉看上去很陌生,所以沐風兒不敢大意,然而當他看到了那個官員一直用右手高高舉着的腰牌,心頭大震,沒有攔阻此人上車的動作。
那名身上衣衫已經破落到不像模樣的監察院官員,鑽進了范閑所在的馬車,直接跪了下去,嘶啞着聲音說道:“陳院長回京,生死不知!”
當這名官員如閃電如輕風的身影出現在馬車之旁時,范閑的眼睛就亮了起來,越來越亮,因為他看出了擁有如此迅疾身法的官員是誰,對方是自己已經思念數年,自己往年最親近的下屬。
“老王頭……”看着這名官員進入車廂,范閑眼睛里的亮色漸盈。化作喜色,哈哈大笑,然而笑聲嘎然而止,因為他聽到了王啟年所說出的那句話。
范閑眼中地亮色喜色迅疾凝結,變成了一團灼熱的冰,寒的可怕,熱的可怕,直接問道:“從何地回。何時?”
王啟年的胸膛急促的起伏,監察院雙翼之一的他,從達州城外不遠處向著東北方向斜插而來,許久不曾休息,完全憑仗着心頭那一口氣在支撐自己疲憊至極的身軀,此時終於見到了范閑,他已經快要支撐不住了,但他知道。范閑此時問地那個問題,涉及到老院長何時能夠抵達京都,范閑還有多少時間的問題,所以他很直接地說出了答案。
范閑沉默地坐在椅上,閉目。然後睜開,已經在腦子裡算出陳萍萍被押送回京大概的日期,以及自己從這個地方趕回燕京,再趕回京都需要的時間。
趕不上了嗎?范閑眼眸里的那團寒火愈來愈盛。他看着跪在身前的王啟年,一言不發,先前久別重逢的那絲喜悅,卻被一股強大的怨氣所掩蓋。陳萍萍返鄉地護衛力量是范閑親手安排布置,在監察院的看防下,怎麼可能被皇帝老子再抓回去!
范閑此時根本想不到,在達州發生的一切,只不過是陳萍萍自己要回京。他要回去問皇帝陛下幾句話而已。
時間急迫,如同山火已經燒到了眉毛,范閑冷漠着臉,對車窗邊的沐風兒說道:“全隊返回東夷,告訴大殿下,除非有我的親筆書信,永遠不要回來。”
從知曉陳萍萍再返京都,到范閑發出第一聲命令。總共只花了片刻時間。范閑首要地便是處理這一大隊的問題,接着便是要防範此時在東夷城擁兵過萬的大皇子。會不會出什麼問題。
發布完命令,下面的人自然會負責執行,范閑不會再多說任何一個字,他從豪華黑色馬車地格板里取出一袋清水綁在了自己的腰上,然後長身而起,深深地吸了口氣。
黑色的車廂忽然間解體,正前方沒有覆蓋鋼板的那片木壁轉瞬間被震成碎木,一個黑色的身影,如一道黑色的閃電一般掠出了馬車,腳尖一點馬頭,整個人斜刺里向著正前方射了出去,空氣中傳來一陣割裂般的響聲。
范閑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時間,他體內地霸道真氣被提升到了最頂峰的狀態,而剛剛悟得的些許法術,也幫助他的身體在空中變得更像一隻鳥兒,藉著空氣的流動疾速向前,將自己的身形化作了一片黑色的影子。
如一道閃電,腳尖踏在監察院眾官員的頭頂,飄然而逝,轉瞬間便來到了隊伍地最前方,這大概便是范閑能夠發揮出來地終極速度。
人在半空之中,他一腳將大皇子派過來的那名將軍踹落馬下,搶過這匹隊伍里最好地戰馬,緊接着手指自發間一抹,一枚乾淨的鋼針扎到了這匹戰馬的脖頸處,手指一彈取下戰馬的抹嘴,餵了一顆麻黃丸,黑騎的刺激馬力之術,在這極短的時間內,被他神乎其神的施展了出來。
立於馬上的范閑悶聲一哼,駿馬如箭般迅疾駛出,脫離了大部隊,轉瞬間成為了官道上的一個小黑點,只用了些許時辰,便消失在了眾人的視野之間。
眾人目瞪口呆地看着這一幕,在震驚於小公爺的絕強修為的同時,也極為疑惑,究竟前方發生了什麼事,竟讓小公爺急迫到了如此地步!
沐風兒得了范閑的命令,卻對這道命令十分不解,為何自己這些人又要再返東夷城?他下意識里往車廂里看了一眼,他此時已經猜到那名有着啟年小組最高等級腰牌的陌生官員是誰,王啟年大人在監察院里也是個傳奇人物,沐風兒想從他的嘴裡知道到底京都方面發生了什麼大事,然而當他拔拉開木板時,發現……王啟年大人已經體力損耗到了極點,昏死在了廂板之中。
由達州至此地,只用了兩日時辰,這已經不是人類所能達到的速度,而王啟年做到了。
沐風兒震驚微懼地看着這一幕。下意識里抬頭向著小范大人消失的方向望去,隱約猜到,這大概是一場接力的賽跑,或許,這是一場與死神進行的賽跑。
冰冷強勁的秋風,如刀子一般呼嘯擊打在范閑地臉上,他眸里的寒火已經褪去,然而卻透出了一股令人心悸的平靜。他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麼。京都里的那個老跛子需要的是什麼,是時間,只是時間。雖然他無法理解,也不用去理解,為什麼一切眼看着正在往完美方向發展的大勢,忽然會在達州那個地方發生了一個大的急轉,他只知道老跛子如果回了京都,一定是為了當年地那件事情。老跛子是赴死去了。
時間,還是時間,只是時間,急迫的如山火一般焦灼着范閑的心,如沙漏里的細砂一般沖涮着他的心。身下的戰馬蹄如踏雲,氣如奔雷,在藥物的刺激下,保持着最快的速度。在山林間地官道上疾馳着,一路穿山破霧,一夜踏溪亂月,直抵燕京。
整整一夜時間,范閑不曾下馬,不曾減速,除了腰畔的清水皮囊為他和馬兒補充了些許水分之外,再沒有任何多餘的動作。此去關山路遠,要抵京都還須時辰,還需要精神。
天色剛剛破曉,燕京雄城已在眼前,只用了一夜的時間,便趕回了慶國的國境之內,范閑已經拚命了,他地速度快到令人不可思議。甚至是最後那段道路上埋伏着的義軍。也根本沒有辦法反應過來,只有看着那一路煙塵。一黑騎孤獨壯勇狂奔而去。
范閑要珍惜每一秒時間,所以他當然不會進入燕京城,不論燕京方面有沒有得到皇帝老子的任何暗諭,他都不會去冒這個險,更不會在此耽擱任何時間,就在雄城映入眼帘的第一瞬間,他單腳鉤住馬鐙,自懷中取出令箭,手掌真氣微運,直指天空。
蓬地一聲,一道美麗的煙火劃破了燕京雄城外安靜的清晨,遠方淡淡的月鉤都被這枝煙火壓下了風采,東方初升的朝陽,卻還來不及追逐這一絲一現即逝的光芒。
燕京城內大部分人還在酣甜的睡眠,然而畢竟是地沖北齊東夷的雄城要關,守城士兵地反應極快,在第一時間內敲響了城頭角樓里的示警鑼鼓,一瞬間,城上的慶國軍士們集結了起來,緊緊地握着兵器,看着遠方衝來的那匹戰馬以及馬上的那個人。
當范閑駛近燕京雄城,可以清清楚楚看到城上士兵們手中兵器反射晨光,他的臉上卻沒有絲毫表情,心頭也沒有絲毫動容,只是用力地一扯馬韁,在疾行之中強行扭了方向,沿着燕京城的古舊厚實城牆方向,再向東去。
城上的守城士兵目瞪口呆地看着這一幕。
緊接着一陣肅殺地馬蹄聲如雷聲般密集地響了起來,燕京城外臨時駐地里一片躁動,當范閑轉行向東地同時,那片營地里五百名全身黑甲的騎兵也已經做好了出擊地準備,斜斜殺出營地,在燕京城的東向城門外與范閑會合
五百黑騎,在慶國國境之內準備接應范閑返京的黑騎,在清晨時看到了那枝象徵監察院最急迫院令的令箭,在最短的時間內反應了過來,接應到了范閑。
范閑速度不減,與黑色的洪流匯合在了一處,再也看不到他一個人的身姿,有的只是一整片烏雲一般的掃蕩之勢。
沒有任何命令,沒有任何言語,范閑身形一輕,棄了自己身上已經奔馳了整整一夜的戰馬,飄到了身旁黑騎副統領的馬上,而副統領早已經掠到了另一匹空出來的戰馬之上。
換馬始終是在極高的速度之中完成,沒有任何的阻礙,黑騎的馭馬之術天下無雙,果然不是虛傳,然而黑騎將士們看着院長大人焦慮而冷漠的面容,沒有任何人發問,他們知道一定是出大事了,所以他們沉默而強悍地跟隨着范閑的箭頭,向著東方的平原疾殺去。
一聲悲鳴,伴隨范閑一夜的戰馬口吐白沫,倒地震起煙土。四腳微抽,力盡而亡。只是瞬間功夫,整整五百名黑騎便消失在了燕京城下的平原之上,只留下了這匹戰馬和一地煙塵。
燕京城上的守軍們目瞪口呆地看着眼前神奇地這幕場景,久久說不出話來,他們當然知道黑騎的厲害,只是今天親眼看到後,依然被震懾的無法言語。尤其是最先前那名單身而來的騎士究竟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