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除了張芷澄之外,還有一些在寶芝堂治過病的人,上網給沈氏集團和陳軒維護辯解,說沈氏集團絕對不是黑心企業。
但這些零零星星的反駁評論,都被淹沒在無數網民的口水之中。
加上福爾控股的水軍控評,買通網站刪除有利於沈氏集團的評論,導致網上輿論愈演愈烈,想要翻轉實在太難了。
“陳軒,要不我們也買水軍發文和評論吧?”張芷澄咬着貝齒,氣得牙痒痒的。
“網上的水軍、黑粉大戰是沒用的。”陳軒搖了搖頭,他不想浪費精力在網上福爾控股斗,“現在我們沈氏集團要拿出實際行動,才能扭轉輿論。”
張芷澄不解的問道:“那你打算怎麼辦?”
“福爾控股的過分條件,我們絕不可能答應,所以解決方法只有一條,那就是我盡全力在最短時間內,研製出十一種進口葯的替代葯。”陳軒說出了自己的決定。
頓時,張芷澄瞪大了美眸。
“陳軒,這十一種進口葯可不是那麼簡單就能研製出替代葯的,其實國內十幾年前就有醫學團隊在仿製這十一種進口葯,但一直都沒有研製成功。”
身為醫學高材生,張芷澄當然知道研製進口葯的替代葯難度有多麼高。
這已經涉及到華夏與米國的技術壁壘了。
為什麼米國葯企那麼有恃無恐,隨意定高價賣葯,福爾控股甚至將價格提高好幾倍,搞飢餓營銷,就是因為他們知道華夏研究不出替代進口葯的藥物。
“現在情況嚴峻,且沒有其他解決方法,所以我才說要儘力試一試。”陳軒的語氣很堅決。
不過張芷澄還是很擔憂:“我知道你醫術非凡,可以做到許多醫學專家做不到的醫學奇迹,但是研製十一種進口葯的替代品,真的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