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28章(2/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如果掃地老僧就是孫悟空的話,一切問題的答案也許就能找到了。

唐三藏微笑搖頭:“未來佛祖說得沒錯,他並不是悟空,而是悟空進入神之墓地前、特地留在萬古第一藏經閣的‘心猿’。”

“沒錯,我一直在這裡等着悟空歸來,但既然來的是唐三藏,那就意味着悟空在神之墓地中......”掃地老和尚語氣中帶着深深的無力感,彷彿一切都很絕望。

“心猿是什麼?”

在場許多人都不理解。

唐三藏很有耐心的解釋道:“人的五臟對應着天干地支,心和肺對應的是申,心肺屬於火,道教把心肺之火比喻成火煉的猿猴,猴子上躥下跳正是應了五髒的心之相,所以道教會把猿猴稱作心猿。佛教認為人要去歷練,去遊歷才能達到鍛煉心智的目的,所以心又被稱作行者,心猿也正是對應着行者,心要修鍊到一個最圓滿的境界就是‘空’也就是悟空。”

“心猿居然是道教的說法?”陳軒聽得很是驚奇,“那大聖究竟屬於道門還是佛門?”

這回唐三藏還沒解釋,未來佛祖便搶先解釋道:“洪荒大神盤古化日月星辰山川河流眾生,盤古等同大道,也可以說大道化出一切。一切都是大道的體現,佛自然在這一切之內,所以說佛本是道。石頭是道,水滴是道,草木是道,螞蟻是道,人是道,道教也是道,什麼都是道。”

“在道門中,心對應着的正是火,而心的形象正是一隻活躍的猿猴,不停的上躥下跳,火急火燎的火猴子。而對待心的修鍊目的就是要到達一個‘悟空’的境界,所以菩提祖師才會給斗戰勝佛取名為悟空,就是要它修鍊心境,控制心猿的本性。”

唐三藏繼續說下去。

“《維摩經·香積佛品》有雲,‘以難化之人,心如猿猴,故以若干種法,制御其心,乃可調伏。’悟空被稱之為心猿的原因也有佛門的這個意思;難以馴化所以才會被戴上緊箍咒,才會幾次返回花果山,才會出現真假美猴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