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頁(1/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好一招以進為退!

旁人或許瞧不出純妃的用意,但他福順公公跟在聖上身邊幾十年了,對聖上的性子尚算了解,故而看得清楚明白。

純妃這分明是舍己為引,一步步謀算帝心啊!

聖上氣怒之下應了純妃入庵堂的第一請,但天子驕傲,自然不可能、也不甘願被純妃牽着鼻子走。

所以這削爵的第二請,聖上是萬萬不會再答應的。

純妃一心求聖上重罰襄王爺,可襄王爺到底也是聖上骨肉,這些時日以來又頗得帝心,故而聖上定會選擇從輕處罰。

可是今日趙世子當著眾朝臣之面發難,這件事恐是瞞不住了。

趙世子身為“同謀”,已自請前往皇陵,襄王爺作為“主謀”,若罰得太輕,又如何能服眾?

思來想去,竟只有監禁於王府最是恰當相合,而這......只怕恰恰是純妃心中所求!

一旦降罰,便是給襄王爺定罪了,光謀害太子妃與皇孫這一條,就讓襄王爺徹底失去了奪位的資格。

從今往後,無論對瑞王爺還是皇孫殿下,襄王爺都再無威脅可言了。

如此一來,監禁於王府不僅保住了王爺的性命,且還順理成章地讓王爺脫離了今後的爭鬥。

純妃娘娘這是......何其的用心良苦啊......

思及此,福順都已經隨盛帝邁出清樂殿了,還是沒忍住回頭又看了一眼。

當年書房之景,歷歷在目。

自己本應處置了當時還是小小侍女的純妃,可是她卻跪在自己身前,那般拚命地磕頭求饒,只求一線生機。

同為伺候人的奴才,他到底是心軟了,指點了她兩個字——王妃。

她是個機靈的,當真趁着他“晃神”片刻的時機,尋到了王妃面前。

當年因着這事,他還挨了一頓板子來着。

福順正這般想着,忽見純妃娘娘的目光越過襄王爺的肩膀,定定落在了他臉上。

她沖他,輕輕點了頭。

猶如蜻蜓點水,又點到即止。

當年生死存亡,她不求王爺,因她知曉王爺高高在上,不會在意她一個奴婢的生死。

但是福順公公不一樣。

想來同為奴才,身份低微,福順公公能懂那份感同身受,還有她強烈的求生渴望。

當年,福順公公將惻隱給了她,或許也是給了曾經的他自己。

一入庵堂,想是此生再難見了。

至少要叫福順公公知曉,這份恩情,她始終銘記肺腑。

只是身處深宮內院,無聲——才是對他最好的報答。

福順公公見狀猝然收回目光,立刻掩目垂首,彎背哈腰地跟在盛帝身後。

本章節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