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頁(1/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趙聿辭的作用就在於此了。

戶部之中當然也有他的人了,只是他平素不動,那為數不多的幾個眼線都被視為中立派,比起太子一黨在戶部安插的人,日子好過多了,也更容易打探消息。

“五殿下素來不過問朝中之事,如今何故又來幫助太子殿下。”蔣善如也是謹慎的老狐狸了,自然對不大接觸的趙聿辭保持懷疑態度。

尤其上回走私鐵礦一案,是趙聿辭親手辦下來的,更是查到了太子頭上。

當時蔣善如也是費了一番力氣才替太子把屁股擦乾淨,那時候他一度懷疑趙聿辭是不是已經同六皇子勾結在了一起。

只不過後來趙聿辭依舊低調又不爭不搶,哪邊都不偏幫,才讓蔣善如打消了些疑慮,想着當時趙聿辭應該就是純粹的想辦好差事,所以查的盡心。

但如今趙聿辭忽然示好,反倒讓人生疑。

當年高淑妃和高氏一族是怎麼沒的,蔣善如心裡清楚的很,雖不曉得由溫嬪撫養長大的趙聿辭知不知道真相。

可萬一趙聿辭知曉生母死因。

不過對於蔣善如的疑慮,趙聿辭一句話便就打消了。

“睿郡王生性多疑,偽善而心胸狹隘,若他登基,恐怕往後就沒了我這逍遙自在的日子。”

這睿郡王指的便是六皇子趙聿承了。

說來也可笑,六皇子年歲更小,反倒是已經封了郡王,而趙聿辭至今還是個光頭皇子,並未聽封。

蔣善如多年同六皇子打交道,自然也曉得對方的性子。

在他看來,趙聿辭說的還輕了,六皇子的為人,恐怕是要殺盡皇帝膝下其他所有皇子,讓他變成唯一能名正言順承襲大統的人,才會安心坐上那把龍椅。

兩者相比起來,太子的確是要好應付多了。

當然不是說太子心胸寬闊些,只不過是太子更剛愎自用,不會將趙聿辭放在眼裡,根本不會理會,如此,趙聿辭將來只做個閑散王爺,當然樂得自在。

況且如今太子官司纏身,也確實需要趙聿辭幫這一回,由不得蔣善如不答應。

約莫七八天後,事情便得到了轉機。

首先,六皇子那位戶部尚書的老丈人手裡就不幹凈,之前的舊賬被翻出,他可沒少中飽私囊,還給六皇子填了不少荷包,且這次有故意引導手下官員貪墨銀兩之嫌。

再一個,和太子親近的那些個貪墨了賑災銀的官員們,銀子是拿了,卻並未送到太子手中,太子是不知情的。

太子究竟知不知情那不重要,反正蔣家搜集到的證據證詞,能表明太子無辜,那就夠了。

本章節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