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時刻,眾人便全身心投入到了比賽的準備中。
連五一假期都沒過。
基本上每一天,眾人起床吃過早飯之後,就開始了比賽準備。
林塵化身成林老師,對他們也相當負責,不但替他們準備例題並對他們的答案給出修改的指導意見。
甚至還把自己對T800的最新研究成果都拿了出來,充當例題。
“蟲巢意識形人工智能?老大?這特么是你自己研究出來的?”
看着林塵給他們展示的一段PPT,陸寒三個人的嘴巴張得老大。
石軍在三人中對人工智能最為了解,林塵不在之後,他便是隊伍里負責人工智能設計的主力。
所以對於林塵所說的蟲巢意識形人工智能的構思,他是最為震驚的。
這裡的蟲巢意識,其實是科幻小說里的一個概念。
其核心特徵是通過某種機制將個體意識連接為一個整體,形成統一的決策與行動網絡。
而林塵的蟲巢意識形人工智能,便是借鑒了這個概念。
通過將人工智能系統進行分佈式部署,實現超大規模協作,同時基於蟻群優化與貝葉斯共識機制,確保決策的去中心化與最優性。
再形象點,在這個蟲巢意識型人工智能下,可以有無數個子人工智能,這些子人工智能就和一個人的腦細胞一樣。
他們組合在一起,就構成了如大腦一樣的完整蟲巢意識形人工智能。
“林塵,你是怎麼想到這個概念的?這太厲害了!”
石軍正在感慨,忽然聽到邊上陸寒嘀咕了一句:“這個和雲計算有區別?”
“當然有了!”
石軍立刻反駁道:“雲計算只是堆疊算力的一種方式,每一個雲計算個體其實並不具備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但這個蟲巢意識形人工智能下的每個個體都可以獨立解決問題!
同時因為它的分部方式,就算單獨個體的計算能力不強,依靠數量堆疊也能達到超強的算力!”
“甚至有可能,只要數量足夠多,我們光是利用手機就可以組成一個算力超越超算的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