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面意思則是取自飛蛾的習慣。
在下雨前,空氣中的濕度會發生變化,很是潮濕,飛蛾的翅膀又比較輕,空氣中的濕氣會粘附在飛蛾的翅膀上,導致飛蛾群體的飛行速度變得更慢。
所以下雨天的飛蛾很多,並且會飛蛾會往光線亮的地方聚集。
那日沈織玉整宿沒睡,燭火是一直亮着的,在漫漫黑夜中,就這裡有光亮,大量的飛蛾撲窗發出拍窗聲。
而那夜恰好雨很大,風也大,飛蛾並非憑空出現,而是有人在那時放的。
被放出時看見她屋裡的光亮,拼了命般撞在窗戶上,沾了雨的翅膀飛不起來,被風一吹,被雨一打,便落了滿地。
而黑夜中,那人又隱在夜色間觀察着沈織玉,趁着厚重的夜幕,快速將地上大片的飛蛾屍體處理掉。
而飛蛾翅膀上的粉末,被落在地面流動的雨水帶走,一場雨,可以抹去所有痕迹。
這是沈織玉後面突然想起檢查自己窗戶上,發現了邊邊角角的窗框上,有着難以察覺的粉末,很少。
灰塵與粉末有顏色差別,很好認。
因為窗上的血跡是手印,會潛意識裡認為是有人拍窗才留下這些手印,導致思維進入另一個誤區,實則不然。
夜間為了安全考慮,她在客棧外設下一層結界。
結界天明消退,夜裡起,裡面的人出去沒事,但若有人從外面進來,那勢必會驚動沈織玉。
所以幕後搞鬼之人,只能是這個客棧中的某一位。
要想在街道上那幾個固定的攤位做手腳,熟知每一個攤位,與商販是熟人……足以說明此人在浮光城的時間不短。
同時滿足所有條件的人不多,可惜目前尚不清楚到底是誰。
方才客棧掌柜來時沈織玉觀察過,他面上神情不似做偽,要麼是對方太會隱藏,要麼就是真的毫不知情。
至於那具屍體,不一定就是真兇的,大概率是從提前準備好的屍體。
哪有什麼現世報,做完虧心事就挨雷劈的幾率低得就像買彩票。
而且太刻意了。
稍微有點腦子的人都知道,打雷的時候不能往地勢空曠的地帶跑。
沈織玉去看過具體的位置,很神奇。
在沒有建築沒有樹木,沒有任何遮擋的情況之下,人就成為了這片區域當中最高的,自然而然就會成為雷電的目標。
下雨都是有前兆的,空氣中濕度會產生變化,觀天色也能大致推測到會不會下雨。
引雷就更簡單了。
幕後這人是真的心思縝密,在無形之間就引導着眾人的思維往誤區方向跑。
例如夜裡那人為何會往城外跑?包括選擇誰做目標,如何將目標引到城外成為目擊證人成功脫身洗清嫌疑,每一步都算計得清清楚楚。
選擇讓林安與慕長平看見,是因為慕長平是沈織玉的徒弟,林安同樣是計劃中的一環,需要兩個人為“目擊證人”才能增加可信度。
單是慕長平是沈織玉徒弟的身份就很有說服力,又有林安與慕長平一道,二人同時看見。
事後再借林安與慕長平的說出,幾重buff疊加之下,沒人會懷疑此事的真假。
雖然直接讓沈織玉看見是更好的選擇。
但那人知道沈織玉那幾日在外,對浮光城的地形應該了解得七七八八,若是被沈織玉看見,自己會偷雞不成蝕把米,逃不掉也就無法成功脫身。
慕長平他們對此的地形不了解,不了解地形加上慕長平的身份,無疑是最後合適的人選。
只要對方繞路,就很容易利用地形優勢拉開一段距離,而這短短的時間段里,就可以讓他躲到事先準備好的藏身之地。
那具屍體估計是提前被放在那裡準備好的,地勢空曠,又是雷雨夜,大半夜誰會沒事出去淋雨瞎溜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