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1/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然而彎弓搭箭時忽逢妖風大作,利箭偏移,只射中了彭城王的左肩。

剛迴轉的氣勢,又逐漸消沉,楚軍開始不聽號令的往後退,齊軍則乘勝追擊。

護衛們也都拋棄彭城王而逃,“殺彭城王,賞萬戶侯!”

幾個齊兵見彭城王墜馬,眼裡充滿了對功名利祿的興奮。

彭城王用刀撐着爬起,左右揮舞大聲喊道:“來,來啊!”

幾個齊兵在撲向他的瞬間忽然靜止不動,緊接着便一一倒地。

三個齊步兵被一刀砍斷了雙腿,沒有裙甲,這是他們最薄弱的地方。

彭城王粗喘着氣,齊兵倒下後,他才發現竟是那天的碰見的新兵。

砍斷雙足後,蕭懷玉提起槊,用力插入了齊兵的心臟,直至他們徹底斷氣。

彭城王被這一場面所震驚,他不敢想象這是一個新兵可以做到的。

而蕭懷玉只想活下來,仁慈,是不可能在戰場上活下來的。

提起步槊,蕭懷玉這才注意到彭城王,她帶着王大武一路拼殺撤退,恰好與墜馬的彭城王相遇。

“大武,你去保護彭城王。”蕭懷玉用刀割下一塊布,將腿上沒有裙甲保護的流血傷口繫緊。

“好。”

作者有話說:

溫馨提示,本文的大女主作為武將,手上沾染的血只會越來越多,文中不分好人與壞人,有的只是立場不同的敵人。

忘了解釋,槊其實就矛,分為騎兵用的和步兵用的。

另外本文的服化道大概在漢代,不管文人還是武將都會隨身配劍,這個時代給臣子最高榮耀就是劍履上殿(意思是可以佩劍穿鞋入殿,這個榮耀整個楚國只有蕭懷玉得到過,所以對於皇帝而言,她既是倚仗,也是威脅,然而就把她除掉了。)

第10章 巴陵侯

蕭睿誠殺人之後,本以為還能像從前那般,用銀錢與家族勢力悄無聲息的解決,誰知事情越鬧越大,就像是有人刻意散播,最後弄得整個楚京人盡皆知。

被殺的男人家屬,竟也全然不畏巴陵侯蕭家的勢力,前往廷尉狀告。

蕭睿誠在軍中擔任武職,雖品階不高,但由於是勛貴之子,故而事情上報到了廷尉卿張紹手中。

張紹是朝中老臣,以公正嚴法而出名,在輿論的壓力下,對於當街行兇一案,張紹不敢敷衍,很快就親自接受了審理。

&ash;&ash;巴陵侯蕭宅&ash;&ash;

當廷尉來拿人時,巴陵侯的繼室夫人將小兒子死死護住。

“奉廷尉大卿之命,前來捉拿疑犯蕭睿誠。”負責緝拿的廷尉屬官,廷尉左監示出朝廷的緝拿令。

劉氏護在兒子身前,“我兒是巴陵侯之子,我看誰敢?”

“夫人,朝廷的命令已下,拒捕,可是罪加一等。”官差向劉氏提醒道。

“阿娘,阿娘。”張紹作為廷尉卿,其嚴法之名,不僅封駁過丞相與御史之議,就連皇帝的判決也曾駁回過,如今殺人之事,竟傳到了廷尉耳中,蕭睿誠驚恐萬分。

劉氏仍在與官差周旋,因為早在廷尉請旨拿人時,她就已經派人傳信主君,巴陵侯蕭世隆。

“廷尉卿還在公堂上等候,蕭郎君,請吧。”廷尉左監上前,欲強行拿人。

“駕!”

一陣馬蹄忽然傳入,蕭宅外的街道上塵土飛揚,“吁。”

巴陵侯蕭世隆身穿鎧甲從馬背上挑下,左右侍從接過韁繩將馬匹牽走。

“主君。”

“主君。”

家奴紛紛低頭避讓,蕭世隆踏入庭院,一雙鷹眼死死盯住劉氏身後的蕭睿誠。

見巴陵侯回京,廷尉左監也是臉色一僵,連忙行禮道:“巴陵侯。”

“蕭郎。”劉氏急忙上前,而後行禮,“妾,見過主君。”

蕭世隆挑着白眉,眼裡充滿了怒火,“剛一入城就聽見有人在傳論,說我的兒子當街行兇,殺人之後還想滅口?”

蕭睿誠懼怕父親,他嚇得連忙跪在地上求饒,“阿爺,兒子是無心之失,只怪那廝…”

“你這敗壞門風的畜生!”不願聽解釋的蕭世隆一腳將兒子踢翻在地。

“主君!”劉氏看著兒子,無比心疼,“不就是殺了一個賤民嗎,用得着這樣?”

蕭世隆聽到妻子的話,更加生氣,“大楚的子民,誰的命不是命。”

本章節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