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1/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陳文泰親自走出大帳迎接,廷尉右監很是識趣的下馬行禮,“下官見過大將軍。”

陳文泰看着架勢,一臉疑惑道:“吳右監,這是何故?”

“奉陛下之命,前來緝拿殺害齊國皇子的兇手。”廷尉右監道。

“兇手?”陳文泰挑眉,“老夫明白了。”

“來人。”陳文泰旋即喚道,“將步兵辛字營第二什不更孫鳴喚來。”

“喏!”

“有勞大將軍。”廷尉右監道,“這次事情泄露,陛下很是震怒,好在齊國沒有發怒於楚國,只是點名要兇手。”

“齊國這般好說話?”陳文泰將廷尉右監請入帳中。

“誰知道呢。”廷尉右監搖頭,“聽說齊帝還要派一位公主出使楚國,我還從未聽聞有公主代國出使,成為太常呢。”

“是臨沂公主吧。”陳文泰道。“早就聽聞齊國有齊女,擅謀略,號稱天機,深受齊帝寵愛。”

沒過多久孫鳴就被帶到了帳中,“大將軍。”

“拿下!”廷尉右監一聲令下。

原本就緊張的孫鳴一下慌了神,“大將軍,大將軍,這是為何?”

“你殺的人是齊國九皇子。”廷尉右監道,“為了楚國的安危,你應該要有所覺悟才是,你死後,朝廷不會虧待你們家的。”

孫鳴大驚,看着官差的衣裳,他連忙掙脫跪地,“大將軍冤枉!”

孫鳴不斷磕頭,想為自己辯解,“齊國皇子不是我殺的。”

陳文泰挑眉,從傷口上判斷,他當然知道不會是這個在戰場上當過逃兵的刀手所殺,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你既已因功受爵,享受了好處,便也要承擔相應的後果。”

孫鳴聽後,萬念俱灰,此時的他,悔不該貪功,“是我一時鬼迷了心竅,為了功勛,才將越國皇子的屍體從湖中打撈上岸。”

“你適才說不是你殺的。”廷尉右監作為廷尉的屬官,乃是前廷尉卿張紹一手提拔上來的,也是出了名的剛正,他不願錯抓,於是問道:“那麼兇手究竟是何人,你可知道?”

“是辛字營第二什什長,蕭懷玉。”孫鳴見廷尉官員問話,面對死亡的恐懼,讓他毫不猶豫的就將真兇供了出來,“我親眼看見他殺人後沉屍,似乎是知道那人的身份尊貴,否則又怎會將到手的功勞扔棄呢。”

蕭懷玉這個名字,陳文泰聽過,因為彭城王便是這個新兵所救。

而今因為兵敗,彭城王被召回楚京問責,陳文泰想保下這人,可在廷尉的逼問下,只能被迫交出。

※ ※ ※ ※ ※ ※ ※ ※ ---

&ash;&ash;楚國邊境&ash;&ash;

距離安州戰場不遠的官道上,齊國臨沂公主提前踏上了出使之路。

楚國位於九州西南之地,擁有千里沃土與山林,但這些年卻因為天災與人禍,導致飢荒,餓殍遍野。

走投無路的百姓,便拿起屠刀當了匪寇,四處劫掠,尤其是邊境地帶,他們脫離了朝廷的管控,暴亂不斷。

臨沂公主之所以想要出使,便是想親眼看看楚國的內部,以為將來齊國一統做打算。

當看到楚國的慘境後,雖心生憐憫,卻也知道了現在的楚國,已遠沒有太宗時的昌盛了。

尤其是東境,因為頻繁的戰爭以及安州敗戰,使得邊境百姓流離失所。

齊國的護衛們小心翼翼的護在馬車旁,道路上都是乞討的百姓,山間荒地里躺着許多屍體,有的已經變成了白骨,這些逃荒的,大多都是婦孺,她們看見馬車便蜂擁而上。

紛紛伸出瘦得只剩皮包骨的手,“行行好,給點吃的吧。”

對於伸手乞討的百姓,士兵們抽出環首刀驅趕,“滾開!”

對於兵器的恐懼,讓她們不敢上前,臨沂公主掀開車簾看着那些渴望的眼神。

“停車。”

臨沂公主戴着帷帽從車內弓腰出來,“將糧食都拿出來,分給他們吧。”

“喏。”

但很快就有人從言語與穿着中發現了,這支隊伍並非楚人,“他們是齊人,是齊人!”

齊楚交戰,楚國大敗,楚人因此畏懼齊人,於是搶了糧食驚恐逃走。

“齊人害我們至此,竟還敢入楚。”山下的動靜很快就傳到了遠處的一個山頭中。

他們是由流民與逃兵組成的山匪,因為戰爭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對齊人也恨之入骨。

朝廷忙於邊境防線,無暇顧及這些暴徒與匪寇。

本章節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