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頁(1/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林萬晟聽後臉色瞬變,他嚇得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公主。”

“夠了,”平陽公主打斷了他的話,“吾不想聽任何解釋,蕭校尉是陛下欽點於章華宮的,是楚國的功臣,念你是功勛之後,吾也不想過多糾纏,下不為例。”

林萬晟擦了擦冷汗,“喏。”

平陽公主緊接着又看向倒在地上的馬,“這畜生想要傷人,送去膳房吧。”

“喏。”琦玉應道。

平陽公主對馬的處置讓林萬晟一驚,隨後他撇了一眼旁側的蕭懷玉,眼中的敵意便更深了。

第62章 高都公主與彭城王

&ash;&ash;楚宮&ash;&ash;

齊燕使者入楚,楚皇設下宮宴款待,並召宗室、外戚、朝臣陪同,實則是為撐場面。

待使者全部入座,便有御史主持禮儀,文武百官集中於殿階下行跪拜大禮。

“跪。”

“拜。”

“陛下萬年,大楚萬年。”

“陛下萬年,大楚萬年。”

齊楚燕,以楚國立國最久,根基最為穩固,然而先君晚年昏庸,以致國亂。

論禮儀教化,齊國並不如楚國,這樣的場面也驚住了齊燕兩國的使者。

他們並非楚臣,在這種禮儀下,便陷得十分尷尬,最後在一些楚國禁衛軍與宦官的監視下,兩國使者只得融入進去,硬着頭皮向楚皇行了跪拜大禮。

御座上的楚皇見之,心中暗暗竊喜,似乎終於揚眉吐氣。

群臣落座之後,楚皇率先向燕國使者問話,“燕以公主為使,參與此次會盟,朕聽聞去年冬日柔然十萬鐵騎南下,危及王都,是公主抵擋住了柔然的萬馬千軍,化解了這場危機。”

慕容嵐起身回道:“此功乃萬千燕國將士血肉而鑄,非外臣一人之功。”

“柔然在寒冬突然南下,欲趁人之危,着實可恨。”皇帝看着燕齊兩國使者,出聲諷刺道。

齊國的副使乃是宗室子弟,又是年輕武將,在聽懂了楚皇的弦外之音後,差點沒有沉住氣。

“延平侯稍安勿躁。”正使拍了拍他的肩,“楚皇心胸狹隘,若此時我們沉不住氣,便正中其下懷。”

正副使身後的侍從官,與楚國南陽王李隆身後的南陽王友郭鴻麟對視了一眼,旋即彎下腰提醒,“趙使,延平侯,聽說楚王諸子皆不成氣候,只有四皇子彭城王,還算是個人物,只可惜是庶子,也並非長子,楚國向來立嫡立長,以延平侯的身手,一會兒在擊鞠宴上可向楚皇提出與其長子比試,挫一下他們的銳氣。”

侍從官的建議得到了二人的採納,延平侯自信滿滿,“這個主意不錯。”

“開宴!”隨着中侍中賈舟一聲高喊,宴上鐘鼓齊鳴,美酒與佳肴伴隨舞樂一一呈上。

築場上進入了兩支擊鞠隊伍,是楚國特意安排來為酒宴助興的。

鼓聲與馬蹄聲交雜在一起,為拔頭籌,兩支隊伍都各顯神通。

“彩!”

南陽王李隆看着鬥爭激烈的築場,撇了一眼右側的湘東王李符,旋即對左側的彭城王李康說道:“這些可都是禁軍中的好手,不過比起四郎,還是差得遠了。”

彭城王端着酒杯,“術業有專攻,馬上功夫,還是長兄最為出色。”

李符聽後當即反駁,“論馬術,四郎畢竟是上過戰場的,我們這些上不了檯面的功夫,豈能與你相比。”

“兄長過譽了。”彭城王道。

在一陣陣喝彩聲之下,齊國的副使延平侯卻有些看不下去,“這些就是楚國的精銳?”

“也太差勁了。”延平侯很是不屑,並一幅躍躍欲試,欲大展身手的模樣。

“陛下。”延平侯從席座上走出,“外臣聽說陛下有諸子,個個都是人中龍鳳,齊國向來以嫡長為先,外臣不才,想與陛下的長公子,馬上切磋一番。”

本章節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