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姐姐突如其來的舉動讓蕭懷凝心中一震,她似有不好的預感,“阿姊。”
她看着妹妹,想到了那個家,可是現在的她已經被捲入了爭鬥當中,她無法帶走妹妹,因為她要去的地方,更加兇險。
祭拜完長姊之後,蕭懷玉便帶着妹妹回到了竟陵縣。
昨夜帶着妹妹離家,等回來時,已是第二天的黃昏,蕭父蕭母卻沒有像以前一樣斥責蕭懷玉,而是做了一大桌子菜等她們回家。
“一定餓了吧,你娘剛做好飯。”蕭父親向二人說道,也沒有追問她們去了哪兒。
蕭懷玉坐下後,發現今日的菜,比昨日還要豐盛,便知道父親又要開口索求了。
“陛下只應允了我三日,所以明日一早便要啟程離開。”蕭懷玉說道。
“這麼快?”說話的是蕭懷凝。
而蕭父好似知道一般,並說道:“戰事才剛停不久,軍中事情多,陛下能讓你回來探親,已經是開恩了。”
“阿爺想說什麼?”蕭懷玉直言問道。
蕭父看了一眼妻子,厚着臉皮說道:“我跟你娘商量了一下,能不能將三郎一塊帶入軍營,就跟在你的身側歷練,你也能有個人照料,相互照應。”
聽到父親的話,蕭懷玉臉色瞬變,“從小到大,不都是我照顧的他,他何時會照顧人?跟我去軍中,給我拖後腿嗎?”
“懷玉,你怎能如此說話。”蕭父也有些不開心了,便拿起了作父親的架子,“我們供你吃,供你喝,你弟弟還小,所以讓你照顧,可如今他長大了,你不但不幫襯,還說他會拖你的後腿,有你這樣對親手足的嗎?”
“如果戰爭沒有停止,阿爺還會將他送進軍營嗎?”蕭懷玉反問,“還是說因為阿爺看到了我今日取得的成就,所以才想要如此。”
被直言戳穿的蕭父當即漲紅了臉,“你難道能一輩子呆在軍營中?”
蕭懷玉生氣瞪着父親,她當然知道父親的意思,作為女兒,永遠不可能為蕭家延續香火,就算她取得了這樣的成就,遠比弟弟出色,也改變不了父親重視兒子的想法。
“好,實話告訴你們,邊境的戰爭不會停止。”蕭懷玉向父親說道,“如果他可以忍受這些痛苦,那麼我可以將他帶進軍營,但他要從一個最普通的步卒做起。”說罷,她便撩起衣袖,將自己身上數道觸目驚心的疤痕露出。
一家人看後全都震驚了,蕭懷凝捂着姐姐的傷口,只有她能體會,至親給姐姐帶來的傷害,遠比這些傷口還要疼痛,她聲淚俱下的搖着頭,“夠了,夠了。”
蕭母看到後也心疼的落下了淚水,只有蕭父無動於衷,他看著兒子問道:“寶慶,你還要去嗎?”
只見蕭寶慶瞪着瞳孔,已嚇得不知所措。
作者有話說:
寶山是弟弟的名字,懷玉頂替了弟弟之後,弟弟就改名叫寶慶了。(因為沒有戶籍,後面補的)
第69章 回京
蕭三郎的眼神便已說明了答案,而蕭父在看到蕭懷玉身上的傷後,心中也打起了退堂鼓。
作為家中的獨苗,蕭父只希望蕭寶慶能夠跟着女兒出人頭地,卻並不想讓他吃苦,更何況還是這種有性命之憂的地方。
見到父親與弟弟退縮的眼神,蕭懷玉放下衣袖,冷冷說道:“就你樣軟弱的性格,就算是上了戰場,也只有任人宰割的分。”
蕭寶慶被姐姐的話激怒,“你憑什麼看不起我?”
“三郎。”蕭母也不願兒子前往軍營,於是便拉着他勸道。
“阿兄。”蕭懷凝拉着姐姐,“今日是端午。”
蕭懷玉本也不想與家人鬧僵,但是父親的做法實在讓她氣憤。
“今日我也把話說清楚。”蕭懷玉拉着妹妹向一家人說道,“家中現在所有的一切都是靠我用血汗賺來的,我不管你們拿着我如何招搖,又或者給三郎行什麼樣的便利,但有一點,就是四娘的婚事,必須由我做主,將來我就算是戰死了,她的婚事也要按照她自己的意願。”
作為一家之主,蕭父拉沉着臉色,明顯有些不高興。
“我並不是來詢問你們意見與商量的,”蕭懷玉道,“而是給你們一個提醒,如果再有昨天那樣的事情發生,我敢保證,現在家中擁有的一切都會消失。”
“你這是在威脅我們嗎?”蕭父瞪着蕭懷玉不滿的說道。
“我會與竟陵的縣令說清楚,”蕭懷玉繼續說道,“如果你們還想繼續這樣生活的話,最最好按照我說的做。”
困苦了大半輩子的蕭父,好不容易因為女兒的緣故,苦盡甘來,享了幾天福,他又怎捨得放棄。
“你妹妹的婚事,我們並沒有草率決定,昨天你也看見了,那些都是被拒絕的,就是為了等你回來。”見女兒態度強硬,蕭父立馬改了一個說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