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h;&ash;南陽王府&ash;&ash;
南陽王李隆端坐在書房的榻上,臉色並不太好。
“不是說過,我要除的是李康,為什麼又變成了李符?”李隆質問着南陽王友郭鴻麟。
“三大王,彭城王現在是民心所向,就算此事真的是彭城王所為,陛下與朝廷也不可能將之交出去。”郭鴻麟回道,“且三公對於彭城王的人品深信不疑。”
“可是李符對我沒有威脅。”李隆說道,“所有人都相信李康不會做這樣的事,李符也一定會自辯,那麼到時候,不就知道是我做的了?”
“朝臣相信彭城王,可陛下未必會信。”郭鴻麟提醒道,“朝臣越是擁護彭城王,陛下的疑心就會越重。”
“陛下是忌憚,而不是不相信。”李隆終於聰慧了一次說道,“除去了李符,陛下就知道是我做的,那我…”
“陛下最多只會責罰您。”郭鴻麟道,“因為李符進廷尉,就已經說明了陛下的決心。”
“費盡心思,讓吾最後落得一場責罰,這就是你的計策?”李隆看着郭鴻麟,心有不滿道。
“失去了一個競爭對手,並讓最得民心的皇子再次引起君王的猜忌,而大王不過是受了一點責罰而已,這難道不划算?”郭鴻麟道。
“我根本就沒有在意過李符。”李隆挑眉道,“他只是一個賤婢所生庶子。”
“天子的正妻只有中宮皇後,陛下沒有嫡子,湘東王就是長子。”郭鴻麟道,“不管他出身如何低微,都是具有繼承資格的皇子,且序位在你們之上。”
李隆陷入了沉默,郭鴻麟便又道:“欲成大事者,豈能輕敵?”
“椅子只有一張,但能坐的,卻不止一個人。”郭鴻麟繼續道,“大王要將一切可能都算進去,如此才能萬無一失。”
“一切可能?”李隆抬頭問道。
“湘東王、彭城王、竟陵王,乃至平陽公主。”郭鴻麟提醒道。
“平陽…”李隆愣了愣。
“平陽公主雖是女子,可卻也有着不小的野心,更何況她養在中宮膝下,是嫡出公主,有着整個外戚勢力的支持。”郭鴻麟解釋道,“鷸蚌相爭漁人得利,要顧全大局,周密一切,才能步步為贏。”
李隆終於聽懂了郭鴻麟的用意,“吾明白了,然這種自作主張之事,下不為例。”
“喏。”郭鴻麟拱手。
咚咚!&ash;&ash;
“啟稟大王,陛下傳召。”
書房內的李符一下就驚慌了起來,“這麼快?”
“李符在進廷尉之前,宮中的宦官便去了一趟湘東王府,陛下親鞠,不過是走一個過場罷了。”郭鴻麟向李隆說道。
“我該怎麼辦?”李隆問道。
“哭。”郭鴻麟回道,“向陛下承認刺殺,但書信來往無論如何都不能認,人證已死,而那些筆記,是看不出來的。”
“什麼?”李隆瞪着雙眼。
“承認刺殺,並不等於承認栽贓,大王要把一切平庸與愚蠢都在陛下跟前表露出來。”郭鴻麟道。
見南陽王瞪着雙目沒有理解,郭鴻麟便問道:“大王以為陛下為何會如此寵愛您呢?”
“自然是因為我的母親,是他最寵愛的妃子。”李隆毫不猶豫道。
“這只是其一。”郭鴻麟道,“陛下寵愛的,是他所認為不會對他,對權力構成威脅的。”
“可是這樣的手段…”南陽王有些猶豫。
“在天子眼裡,這些都只是不足為懼的雕蟲小技。”郭鴻麟打斷道,“真正能威脅到皇權的,是彭城王那種,以仁義得民心,受萬民愛戴,於君王而言,就猶如一把懸在頭頂的利劍,即便他沒有造反之心,但他有造反的能力,這才是君王最懼怕的,同樣,這也是他的罪。”
第73章 久別長相憶,孤舟何處來(一)
&ash;&ash;章華宮&ash;&ash;
“為什麼會這樣?”蕭懷玉無法理解,“明明已經和談,各國之間也停止了戰爭,為什麼還要刺殺齊國的使臣。”
平陽公主看着心思單純的蕭懷玉,“你以為只是刺殺這麼簡單嗎?”
“我不知道你們背後究竟想做什麼,但是我知道戰爭,我了解戰爭。”蕭懷玉有些生氣的看着平陽公主,“身為天子之女的公主,您可曾見過無數屍體躺在漫山遍野,河水被鮮血染紅,因為戰爭,多少百姓流離失所,婦人的哀嚎,孩童的哭聲,楚國現在的安寧,你們現在看到的繁華,都是我們這些邊軍將士用血肉用性命換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