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頁(1/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鄭珩能夠走到今天,完全倚靠的是出身與家族力量,以及還有鄭皇後與平陽公主母女在背後扶持。

這一次死的只是幾百人,但在上一世,鄭珩帶領兩萬人馬增援西北,加上原有的守軍一共三萬人,在一夜之間幾乎全軍覆沒,致使西北之地淪陷。

然而上一世,蕭懷玉也因為平陽公主的緣故,在平定西北之後,為鄭珩求了情,讓這樣一個拋棄全軍自己逃命的主帥活了下來。

“蕭懷玉啊蕭懷玉,上一世的死,乃是你的因果所致啊。”蕭懷玉看着火光,若有所思的說道。

第106章 陳妤的聰慧

蕭懷玉初到鄭珩麾下便鋒芒畢露,這讓一向妒才,心胸遠沒有陳文泰寬廣的鄭珩起了忌憚之心,並開始利用身份對蕭懷玉進行刁難,更是將此次喪生於黃沙中的二百性命,其過錯都推到了蕭懷玉的身上。

若是朝廷拿人,蕭懷玉的部下敢維護,那便有謀反之意,鄭珩便可藉此參上蕭懷玉一本。

知道鄭珩陰險的蕭懷玉,早已經想到了抵達邊關後自己可能受到的刁難,然而此次黃沙的過錯也推到了她的身上,這是她沒有意料的。

黃霧屬於天災,並且是在大漠中,西北環境惡劣,楚國上下人盡皆知,所以這樣的傷亡人數報到朝廷,是不會有任何追究的。

然而鄭珩卻將這個天災寫成了人禍,並顛倒黑白栽贓到了蕭懷玉的頭上。

而作為一個低級武將,蕭懷玉連上疏自辯的資格都沒有,她能做的,就是接受審訊,等待宣判的結果。

剛剛進入西北,便見到了受胡人襲擾的慘烈,附近的百姓也都已經遷移離去,只剩一些邊軍還在苦守。

守將見到鄭珩,激動的痛哭流涕,“末將拜見大將軍。”

鄭珩看着西北守軍,因為持續作戰,身上的甲胄早已損壞,但因資源緊缺,遲遲無法更換,臉上也滿是飽受風霜的痕迹。

“從即日起,由吾接管西北,絕不會再讓胡人踏入楚地半步。”鄭珩站在城樓上向眾將士保證道。

因為東境的勝利,鄭珩作為主將,讓西北邊軍看到了希望,於是齊聲歡呼,“大楚萬年!”

還不知朝廷已經下達了羈押自己的命令,蕭懷玉抵達西北的第一件事,便是查看防守地形,以及城防情況,他並沒有跟隨鄭珩假模假樣的寬慰西北守軍,而是尋着前世的記憶,仔細查看了西北的情況。

楚國的最西北一共有七座城池,其中有三座為阻擋胡人南下的關城,原先有三萬人分守,三國發生戰亂後,胡人不斷擾邊,西北守軍死的死,逃的逃,如今總和只剩下不到一萬人。

但還沒等蕭懷玉詢問清楚情況,廷尉分設在地方的人馬便趕到了邊關。

而蕭懷玉的麾下自然不會同意廷尉就這樣將人帶走。

“奉陛下命,暫撤蕭懷玉校尉之職,其麾下編入大將軍帳下,收押廷尉,聽候發落。”

廷尉的官差見一眾將士擋在蕭懷玉身前,於是怒斥道:“此乃皇命,你們想造反嗎?”

“我們校尉犯了什麼錯,陛下要撤他的武職,收繳兵權。”王大武瞪着一眾官差問道。

“等宣判結果出來,就知道是什麼罪了。”負責抓捕的官員並不知曉罪名,只知道朝廷下了令。

就在眾人想要反抗時,卻被蕭懷玉攔下,她朝麾下搖了搖頭,隨後便看到了帶兵前來的鄭珩。

鄭珩先是在蕭懷玉的手下前假模假樣的維護了幾句,“蕭懷玉現在是我的部下,他究竟犯了什麼錯,朝廷要不遠千里來拿人?”

“大將軍,下官們也只是奉命行事,並不知道是什麼罪名。”官員拿出朝廷下達的公文,向鄭珩示意道。

鄭珩又看了一眼蕭懷玉身側的士卒,“朝廷之令,還不快退下,難道你們造反嗎?”

士卒們想說什麼,但被蕭懷玉攔了下來,鄭珩的出現與說辭,讓她瞬間明白了什麼。

“蕭懷玉畢竟是我的麾下,部下犯了錯,身為主將的我也無可免責,所以廷尉一定要查清。”鄭珩又向廷尉的官員說道。

“廷尉辦案,一向以法為先。”官員回道。

鄭珩旋即揮了揮手,廷尉便將蕭懷玉帶離了關城,暫時收押於西北內城的獄中。

楚國廷尉分設十二道地方,分管地方的司法,重大案件與死刑皆要上報於朝廷,由廷尉下達審判結果,而地方不得私自執行。

從關城出來,蕭懷玉向廷尉分派到地方的執法官員塞了一塊金餅,“我的事情一定有誤會,請允許我陳書自辯。”

地方窮苦,就連官員身上的袍服都打了許多補丁,又哪兒見過如此沉甸甸的金子,誘惑的價值足夠大時,貪婪就會戰勝恐懼。

本章節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