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頁(1/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燕國放任胡人南下,齊國與楚國便會以為燕國與諸胡勾結,漢人在九州生存了上千年,他們是絕不會允許胡人南下的,如果齊國與楚國聯合起來,那麼我燕國…”慕容恆語塞。

而年輕的太子昱,顯然不知道燕國與諸胡勾結的下場會是什麼。

九州分三國鼎立,燕國在北方抵禦着諸胡,三國相互制衡,如果燕國一但站在了胡人那一方,齊楚必會聯合起來滅燕。

慕容恆長嘆了一口氣,“即刻派使臣入楚,西南之事,總要有個交代。”

“喏。”

“對了,西洲城的戰事,有準確消息嗎?”慕容恆突然問起。

“臣這次來,便是來向君上彙報的。”田漳將從西南來的一份詳細軍報遞給慕容恆。

“早在敕勒出兵前,楚國就已經得到了消息,並增派了援軍前往西北鎮守,此次擊退敕勒軍的,便是那支軍隊,是由楚國的外戚大將軍鄭珩所帥領。”田漳說道。

“鄭珩?”慕容恆挑起眉頭,他的眼裡充滿了質疑,“此人寡人知道,一無驍勇二無謀略,是靠鄭氏在朝的勢力,以及輔佐之功才得到重用的,他竟然能夠擊潰敕勒,並且是以少勝多。”

“臣也覺得十分奇怪。”田漳道。

“寡人聽說在安州之戰中,他丟了重要的城池,差點使得齊國踏入楚地,雖後來楚國擊退了齊國,但也損失慘重。”慕容恆又道,“派這樣的人守關,看來楚國是武將可用了。”

※ ※ ※ ※ ※ ※ ※ ※ -

一天後

&ash;&ash;楚國&ddot;京都&ash;&ash;

“西北捷報!”一匹快馬自西北而來,經過傳舍更換馬匹,最終將消息送達楚京朝堂。

西北戰事打響,楚皇召集文武百官焦急的在朝堂之上商議成敗的應對。

“報,西北捷報,西北守軍成功擊退敕勒大軍。”

皇帝聽到這個消息,頓時由擔憂轉為大喜,群臣也齊聲恭賀,“天佑楚國,恭賀陛下。”

“大將軍果然沒有辜負朕。”皇帝接過詳細的軍報,看完之後向群臣說道,“敕勒六萬大軍攻打西洲城,而西洲只有不到三萬人馬。”

“大將軍神武,陛下萬年。”群臣再次齊賀。

“鴻臚寺可有燕國的消息?”皇帝問道。

“回陛下,敕勒進攻西洲,燕國坐視不理,任由其南下,此舉乃是身為監國的太子慕容昱所為,燕君得知後,當夜便快馬回了燕京,並重新安排將領鎮守西南,入楚的使者已經在路上了。”掌管邦交提前得到消息的鴻臚寺卿奏道。

楚皇陰沉下了臉色,因為就在昨天,齊國的使者先一步來到了楚國。

“且看燕國的使者如何解釋吧,如果燕國真的倒向了胡人,那麼齊楚兩國必傾力討伐。”皇帝道。

“陛下英明。”群臣齊聲道。

“此次朕要好好嘉獎西北立功的將領。”

皇帝心情愉悅,對長秋宮的鄭皇後也熱情了許多,不再因平陽公主之事而計較。

&ash;&ash;長秋宮&ash;&ash;

然而鄭皇後卻因為皇帝將平陽公主關進宗正寺而繼續冷漠不肯搭理。

皇帝只得笑着臉討好,“皇後,朕已經命人將平陽從宗正寺放出來了。”

“若不是鄭珩這次打了勝仗,陛下恐怕還不知道會如何對我們母女呢。”鄭皇後的心中充滿了怨氣,自己作為原配妻子,鄭氏滿門傾盡全力輔佐丈夫,然而丈夫心中卻只有權力與美色。

“平陽是我的女兒,而你是我的結髮妻子,我又怎會真的處置她呢。”皇帝繼續追上前說道。

“陛下。”賈舟踏入長秋宮,“西洲太守石驍上疏。”

皇帝寬慰了幾句後轉身出了內殿,在石驍的上疏中,有立功與陣亡的將士名冊,而裡面所提到的鄭珩之功,早在捷報中皇帝就已經知曉了,只不過奏疏里還出現了一個新的名字讓皇帝眼前一亮。

皇帝將竹書捲起,塞回賈舟手中,“燕國已經重新駐防,西北之事應該能夠定下來了,將這批功臣召回京城,朕要着重嘉獎,尤其是石驍提到的這個人,其餘將士,就由你們去操辦吧。”

“喏。”

※ ※ ※ ※ ※ ---

&ash;&ash;宗正寺&ash;&ash;

本章節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