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頁(1/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卿家快快免禮入座。”皇帝揮手道,“來人,賜酒。”

“謝陛下。”

“曲部軍侯王大武何在?”皇帝突然問道。

原本跟着隊伍至後排落座的王大武,被突然點名,身子一僵,兩隻眼睛也鼓得圓圓的。

在同伴的提醒下,王大武上前跪伏,“臣在。”

“你就是那個斬殺了敵軍大將的功臣?”皇帝再次詢問道。

王大武心生恐懼,原本想要說出實情的他卻因為緊張與害怕而點了點頭,“回陛下,是。”

“抬起頭來。”皇帝道。

王大武抬起頭,臉上有一道醒目的刀疤,在眼睛處。

王大武雖是男子,但卻身材瘦弱,慕容嵐看出了什麼,因為她十分清楚敕勒大將的強悍,但皇帝卻只顧着高興。

“好好好。”皇帝摸着鬍鬚道,“我楚國又多了一位將才。”

“恭賀陛下。”群臣再次賀道。

皇帝揮了揮手,謁者便拿着詔令上前,“大將軍鄭珩,退敵有功,特進為安昌縣公。”

楚國官制分九品,諸大將軍才位列第二品,而公爵與縣公則在第一品,此封賞比陳文泰退齊之功還要重。

“邊軍營曲部軍侯王大武殺敵有功,特升任威遠將軍。”

王大武聽後心中再次一驚,果真如蕭懷玉所料的一樣,王大武被封為了將軍,列第五品。

“謝陛下隆恩。”鄭珩高興的接過旨意叩謝道。

而王大武卻一動不動,失去耐心的鄭珩便小聲提醒道:“還不快謝恩。”

“謝陛下。”王大武只得慌慌張張的謝了恩典。

作者有話說:

知道為啥會受封將軍嗎,因為這個威遠將軍上一世是蕭懷玉的。

這個將軍名號只是個普通將軍哈,不過也可以了,九品中正制的中間。

第121章 平陽公主的記憶

&ash;&ash;楚宮&ash;&ash;

慶功宴結束後,所有立功的將領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賞賜,宗室與群臣紛紛散去。

宮廊過道間,高都公主慕容嵐追上彭城王李康喊道:“四郎。”

李康頓步回首,並猜着心思說道:“公主是想問今日受賞的將士中,為何沒有那個人吧。”

“就連我燕國都知道這個鄭珩絕非大將之才,面對強悍的敕勒,他竟能以少勝多,若無驍勇猛將與謀士輔佐,他又怎能輕易贏下這一戰。”慕容嵐說道,“我燕國向來賞罰分明,決不允許有功之臣蒙塵。”

“連你們都知道這其中有內幕,楚國朝堂又怎會不知呢。”李康說道。

“什麼意思?”慕容嵐看着李康。

李康的臉色變得深沉了起來,“陛下的中侍中省,可是監視四方的眼睛,不管是朝堂還是邊關,都逃不過,此番鄭珩並非是靠軍功而起,而是…天子需要。”

齊楚兩國的內部爭鬥都十分厲害,相對而言尚武的燕國則要平淡了許多,只有君權與相權相互抗衡着,而君權又掌握着所有兵力,便也握住了絕對的權力,並且燕君的威望,整個燕國都無人撼動,這才是燕國內政穩定的最大原因。

齊楚兩國的君主羸弱,行軍打仗只能倚靠武將,皇帝對於外姓臣子的猜忌,使得宗室與皇子進入朝堂分管權力,然而這樣一來,造使得諸皇子爭奪儲君之位,權臣之間相互爭鬥。

楚國的朝堂一直維持着三方制衡,當南陽王死後,王氏一族迅速衰敗,緊接着皇帝便將本已落寞的鄭氏扶持了上去,從而維持平衡。

但陳文泰的身側有一位皇子,而鄭蕭兩大武將中,蕭氏並不在皇子奪嫡中,而鄭珩身側雖有平陽公主,但平陽公主作為女子,無法參與到奪嫡當中。

這就是為何皇帝要讓鄭珩位居陳文泰之上的原因。

“如此複雜…”慕容嵐挑起眉頭,眼裡還有些失望,“我原以為會有一個強勁的對手,卻沒有想到他竟會折於自己人手中。”

李康愣了愣,並說道:“如果是齊國,應該很樂意看到這樣的結局,某些時候,公主與燕君還是十分相似的。”

※ ※ ※ ※ ※ ※ ※ ※ -

本章節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