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頁(1/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袁氏案的定論,為何不公之於眾?”王大武見永寧縣令含糊不清的說著狀供,於是開口質問道。

“此案疑雜,且涉案人員身份特殊,本官已經請求廷尉受理。”永寧縣令朱昶回道,“半個時辰後,所有卷宗將移至廷尉複審。”

經平陽公主一番恐嚇,朱昶連夜寫了一封奏疏送入了宮中,並將所有審訊的內容也一併上呈。

最終,案子被移交至廷尉審理,由廷尉少卿與御史中丞共審。

廷尉卿劉汴雖被降為了少卿,但仍舊總管着廷尉,並且皇帝一直未設正卿。

原本由永寧縣受理的案子突然移交廷尉,這讓蕭明赫再度恐慌了起來。

“袁氏案既然發生在永寧縣,為何要移交至廷尉?”蕭明赫開口問道。

收了巴陵侯府好處的永寧縣令,臉上有些掛不住,他只得再次搬出了皇帝,“這是陛下的意思,涉案人員的身份,非縣衙能夠審理。”

案子移交至廷尉,蕭懷玉一點也不意外,昨日平陽公主來時,她便猜到了。

有着鐵面無私之稱的劉汴,對於案子,尤其是命案的審理與處置,一向都是嚴苛不講情面的,在他的手中,幾乎沒有冤案以及錯判。

※ ※ ※ ※ ※

&ash;&ash;楚京&ddot;永寧縣&ash;&ash;

楚京城內有永寧、永安兩縣,永安在東城,永寧縣在西城,以楚水相隔。

前往永寧縣的石橋上,一名長相清秀的男子將一女子攔住。

“顧娘子,煩勞移步,我家主人有請。”男子輕聲說道。

顧白薇看着眼前這個唇紅齒白,且沒有一丁點鬍鬚的男子。

“平陽公主不是討厭我嗎,怎麼?”顧白薇冷笑道。

“娘子,請。”然而男子沒有理會顧白薇的話,繼續做出了邀請的動作。

顧白薇低頭思索了片刻,隨後跟着男子進入了一條巷子。

巷子深處有一家酒樓,來往的人還不少,顧白薇跟着他上了樓,轉眼就來到了最頂層。

小小的閣樓里傳出了渾厚的塤聲,曲調是先秦的民歌,略為傷感。

將人送到後,男子便下了樓,顧白薇站在木廊上遲疑了片刻,聽了一會兒塤聲後,終於提步入閣,“公主好雅興。”

第187章 袁氏案(三)

&ash;&ash;廷尉&ash;&ash;

與袁氏一案所有相關之人都被帶到了廷尉,並公開受理,允許百姓圍觀。

開堂之前,廷尉少卿劉汴將永寧縣送來的卷宗全部仔細閱覽了一遍。

袁氏案與周氏老者之死都發生在永寧巷,兩座宅子只有一巷之隔,因而串聯在了一起。

得知案子的大體經過後,劉汴覺得袁氏案存疑,因為屍體焚毀這一點,在他看來,更像是毀屍滅跡,於是便與御史中丞商榷先審袁氏案。

袁氏案是因周氏老者之死而牽引出來的,由威遠將軍王大武作為原告。

然作為疑犯的蕭明赫,卻在審訊時,反過來狀告王大武誣陷。

“劉少卿,蕭某與威遠將軍王大武曾有過節,也是因為袁氏,威遠將軍初入京城結識袁氏,見袁氏貌美而心生愛慕,然袁氏與我更早相熟,並互有來往,論我二人的家世與相貌,我想不必蕭某細說,威遠將軍因此記恨上蕭某,中間也發生過衝突,所以才在袁氏死後,心生歹念,嫁禍於蕭某,並脅迫袁氏的生父,一同栽贓,不僅如此,更是慫恿指使自己同生共死的戰友,虎賁中郎將前往永寧巷殺人,從而引發此事,好栽贓於我,而今人證物證俱在,望少卿明察。”在袁甫的教導下,蕭明赫振振有詞的反告起了王大武,而袁甫就是人證,老者的屍體,則是物證。

“少卿,袁氏的死,是他所為,那天夜裡,我是聽到了求救的呼喊才過去的,我撞見時,他正企圖欺辱袁娘子,而非他所說的故人敘舊,這些,他府中的下人,還有鄭大將軍麾下幾個校尉也都見到了。”王大武反駁道,“少卿只需要將侯府的人叫來盤問,即可知道實情。”

本章節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