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樓下,除了原先蕭懷玉的麾下踏出了西洲城,還有一些由鄭珩接管的西洲守軍石驍舊部。
“出了這座城,你們便不再是西北軍,是生是死,都與吾再無瓜葛!”鄭珩朝城下怒吼道,他想通過恐嚇來震懾這些士卒。
然而正是因為鄭珩的小氣量,讓更多西洲舊部站了出來,使得原本的幾百人,一下增加至兩千人,他們大多都是石驍的舊部,石驍死後,他們被併入鄭珩的麾下,但卻遭受到了排擠與不公的待遇。
蕭懷玉的歸來,讓他們重新看到了希望,加上鄭珩的言語刺激,便讓眾人下定了決心。
看着出來的士卒,許多都是熟悉的面孔,西洲之戰,蕭懷玉與將士們同生共死,早已被眾人熟知。
“這一戰非同尋常,漠北集整個草原之力合攻燕國,我們此番前去是九死一生。”蕭懷玉向將士說道,“家中若有牽挂者,我准許你們退回城中。”
“我們不害怕死亡。”蕭懷玉麾下的軍候領着幾百人上前說道,“能跟着將軍,為國家而死,是軍人的榮耀。”
“蕭將軍,我們是石太守的部下,石太守不在後,西洲城就成了姓鄭的天下,他們不把我們當人看,隨意羞辱與打罵,可我們也是為國家立了功的邊軍啊,我們守了西洲城數十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與其在這裡窩囊受氣,不如跟着您出去,戰死在沙場總好過在這裡受委屈。”很快就有西洲舊部站出來說道。
在蕭懷玉言語的激勵下,士兵們士氣高漲,明知是死路,仍舊前仆後繼。
蕭懷玉身後的大軍見到這一幕,無不感到震驚,就算是功臣,因為低微的出身,所以在京城並不起眼,然而一來到邊境,似乎整座城內的士卒與百姓都認識她,並且擁有極高的軍心與聲望。
就連一向看不起蕭懷玉的蘇定成,也為之詫異,這似乎與他猜想的不一樣,若是靠權貴扶持,又何來這麼多拿性命追隨的部將,能做到如此的,便只有與士卒一同經歷生死。
蕭懷玉在鄭珩的眼皮子底下帶走了兩千人馬,鄭珩雖然生氣,但也沒阻止,因為石驍的舊部,一直都不順從於他,所以經常受到打罵,對於有血性的士卒而言,極意產生逆反。
鄭珩無法真正收編這些舊部,正愁沒有辦法處理時,蕭懷玉出現了。
“關門!”鄭珩像看叛徒一樣看着城樓下。
城門旋即被放下,意味着,這些士卒已經被鄭珩拋棄,再無回頭之路。
“陸兆麟,張伯陽。”蕭懷玉看向自己麾下兩名軍候,“我命你二人暫攝校尉一職,清點人數,匯入大軍隨我北征。”
兩名部將當即出列拱手,“喏。”
※ ※ ※ ※ ※ ※ ※ ※ -----
&ash;&ash;楚京&ash;&ash;
太康四年冬,十二月中旬,宮中傳來喜訊,內功妃嬪誕下一名皇子,為楚皇第十七子。
皇帝大喜,降德音於天下,並設宴宮中,因戰爭之故,為減小開支,便只於宮中設家宴。
將士們出征在外,楚皇宮內卻歌舞昇平,權貴們盡情享受着美酒佳肴,早已忘記了北方持續多月的戰火。
“公主。”琦玉跟隨平陽公主來到殿庭,“西北行軍傳來消息。”她近前一步,將遠征軍中傳的流言小聲說給了平陽公主。
琦玉不知曉蕭懷玉的真正身份,便也和眾人一般猜測,“他又未曾受傷,孤男寡女共處一室…”
平陽公主此時的臉色已有些許變化,她看着頭頂的月色,眼裡有了一絲不開心,“看來,她沒有聽我的話。”
殿外寒風刺骨,平陽公主回到了宴中,剛一坐下,一旁的竟陵王李宣就按耐不住了。
“阿姊當真是好手筆,論心思,論手段,恐怕整個朝中都無人能出其右。”李宣捏着酒杯斜眼說道,“巴陵侯死了,蕭家覆滅,緊接着就被未來的駙馬代替…”
聽到駙馬二字,平陽公主怒火攻心,不顧宴席上的宗族,拿起一杯酒便向李宣潑去。
李宣閉着雙眼,伸手抹着臉上的酒水一言不發。
“最好給我安分點!”平陽公主放下狠話道,“下次,就不是一杯酒這麼簡單了。”
第204章 入燕
&ash;&ash;楚宮&ash;&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