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蕭懷玉想強撐起身。
臨沂公主卻上前按住了她,“不必,將軍不用同臨沂如此見外。”
蕭懷玉這才繼續躺下,“今日多謝公主施救。”
“雖是吾讓延平侯出的兵,但卻也是為了齊國。”臨沂公主道,“將軍比我當初所預料的還要更讓人意外,才幾日不見,就已成為了國之棟樑。”
“我只是,沾了些許氣運,僥倖罷了。”蕭懷玉道。
“氣運或許是一時,然人生之路漫漫,又怎可能全是氣運。”臨沂公主道。
蕭懷玉看着臨沂公主,往昔回憶一幕幕浮現於眼前,今時今日,她的情感中多了幾分愧疚。
她看了一眼旁側的顧氏,顧氏知她意,遂與其他人退離了大帳。
蕭懷玉的舉動,加上入帳時,臨沂公主發現了她與從前不相同的目光,於是便主動說道:“第一次見將軍之時,便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蕭懷玉吃力的從榻上坐起,這一次,臨沂公主沒有再阻止,而是伸出了手將她扶起。
靜默了片刻後,蕭懷玉抬起頭,“清瑤。”
第213章 故人
蕭懷玉的呼喊,讓臨沂公主心頭一震,明明不是很相熟的兩個人,脫口而出的稱呼卻像是多年的摯友重逢。
那種熟悉之感,再一次湧出,臨沂公主看着蕭懷玉,二人四目相對,“難道,真如我所說的那樣,我與將軍,其實是相識多年的故友嗎。”
二人的眼神中閃爍中光芒,臨沂公主的眼裡充滿了疑惑,而蕭懷玉,便是答案。
“公主可相信,緣分二字。”但蕭懷玉並沒有去解釋前世發生的事情,“或許有些東西,冥冥之中就已經註定,是相遇還是相逢,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都還在。”
蕭懷玉的話里充滿了弦外之音,臨沂公主或許聽懂了什麼,又或許沒有聽懂,她沒有詳細追問,只是順着蕭懷玉的話說道:“或許吧,這世間的人萬千,能夠相遇,便已是不可求的緣分。”
“以公主所在之境,這凡塵中的事,又豈能被困住。”蕭懷玉道,“這世上有太多的事,非人力能夠改變,世間因果,或許早已註定。”
“將軍是覺得,清瑤身在道家,心在朝堂,而心,本可與身一樣得到解脫,離開凡塵,是嗎?”臨沂公主反問道。
“救人先要救己。”蕭懷玉道。
“救人先要救己。”臨沂公主低下頭柔笑了笑,她看着蕭懷玉,“將軍可知道,人生在世,有多少人是身不由己。”
“將軍今日來到此,難道也是全憑自己?”臨沂公主又問道。
蕭懷玉挑起眉頭,她親手終結了齊國的命運,也親眼看到了眼前人為國而身亡。
可是蕭懷玉卻不知道該用什麼樣的身份與立場來勸說她。
因為齊國的命運不會改變,那麼這位齊國公主,又是否也會同上一世般。
可若是蕭懷玉憑藉記憶改變了她的命運,便也意味着時局的更改。
三國對峙已久,但終究會有一統之時,未可知的變數,是無法掌控的,在這一刻,蕭懷玉的私心戰勝了一切。
“我不希望我們會成敵人。”蕭懷玉道。
臨沂公主卻搖了搖頭,“從將軍拒絕我開始,就註定了,我們一定會成為敵人。”
“於國而言,你我是敵對,但於清瑤而已,將軍只是故友罷了。”臨沂公主又道,“我坦然接受這一切,哪怕是最壞的結局,但不到最後時刻,我仍然不會放棄我的國家與子民,儘管朝堂腐朽不堪,但清瑤依舊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這是我的命,從出生就註定的命。”
從臨沂公主的話中,她似乎預料到了齊國日後所面臨的結局。
蕭懷玉坐在榻上,似乎忘記了傷口的疼痛,但她始終沉默着,不知如何開口,臨沂公主看着她的眼神,旋即又道:“將軍難道不是如此想的?”
“將軍的眼裡,看着清瑤時,似在猶豫什麼,但一談到家國,便又分外堅定。”
聽着臨沂公主的話,蕭懷玉再次閉上了眼睛,“公主與我記憶里的,一點都沒有變,可我…”
“沒有人可以決定自己的出身,戰爭停歇時,將軍與清瑤是友,但一但拿起武器穿上盔甲,便是敵人,那時,無論結果如何,都應坦然接受。”臨沂公主打斷道,“我不會因此,便生憎惡,同樣,我也希望將軍也是如此,那時候的清瑤,可不會手下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