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陳文泰帳下,因功遷至南陽王友,再至蕭世隆的北境邊軍,郭鴻麟一路升遷。
南征回朝之後,以功列第二等,遷為禁軍將軍,並封鄉侯,逐漸趕上蕭懷玉。
又因蕭懷玉幾次過失,使得皇帝注意起了這位當年與蕭懷玉齊名的邊軍校尉。
郭鴻麟的年歲要大一些,但在年輕一輩中,亦是佼佼者,且為人圓滑,說話做事都要比蕭懷玉更加周到,因而很快就獲得了皇帝的信任與喜愛。
“末將,見過平陽公主。”見公主車架,郭鴻麟迅速下馬,帶着巡邏的禁軍上前恭敬行禮。
車架緩緩停下,平陽公主疲倦的坐在車廂內,“郭將軍的升遷之路,可謂迅速,這麼快,就從邊境回到了京中。”
“這都是天恩浩蕩。”郭鴻麟向楚宮的方向拱手,“承蒙陛下器重,才有末將今日的成就。”
“以及,公主。”郭鴻麟又抬眼,通過車窗的縫隙看着平陽公主道。
“我?”車內傳出質疑,“將軍升遷靠的是功勛,與我又有什麼關係。”
“末將今日能站在這裡,被陛下所器重,或多或少,都與右衛將軍離不開關係。”郭鴻麟回道。
林萬晟被廢之後,其位置便被其他武將所頂替,而只留得一個虛銜在身上。
而那個取代之人,便是郭鴻麟,因此郭鴻麟才會牽扯上平陽公主。
“哦,這麼說來,郭將軍能成為禁軍,在御前行走,都是因為吾的順手所成就的。”平陽公主道。
“公主之恩,鴻麟,不敢忘。”郭鴻麟又道。
平陽公主沒有再理會,車架再次駛動,但沒走多遠,她便因為一則消息,再度停下。
“公主。”琦玉駕着馬追上車架,“小人有要事要稟。”
琦玉上了車架,弓腰走進車廂,“公主,齊國出事了。”
“齊國?”平陽公主睜開雙眼。
※ ※ ※ ※ ※ ※ ※ ※ -
&ash;&ash;建康宮&ash;&ash;
壽宴結束之後,蕭懷玉跟隨彭城王離開建康宮,剛出宮門,便碰到了臨沂公主,而且臨沂公主身側還站着一個坤道,一身長袍,立於宮牆之下,頗有仙風道骨。
自楚京一別之後,蕭懷玉一直在楚國邊境征戰,看到故友,她才想起來,她原是齊人,也是臨沂公主的同門師兄,當世道宗之大成者。
“紫虛真人。”比起齊國尊佛,楚國要更加崇道,坤道曾入宮,李康亦識得她。
“華君。”蕭懷玉自然而然的喊道。
“師兄原來與蕭將軍相識。”臨沂公主有些詫異道。
“入楚之時,因為機緣巧合而認識。”魏華君解釋道。
“原來是故人相見。”彭城王李康也驚訝道。
眾人談話之際,一名宦官走了過來,並向幾個身份尊貴之人行禮,“臨沂公主,彭城王,紫虛真人,蕭將軍。”
“彭城王,吾王盛邀,請入府一敘。”宦官單獨向李康道。
“你家主人?”李康疑惑道。
“永嘉王。”宦官叉手回道。
“好。”李康看了一眼不遠艾特車架,遂應下了齊國皇長子的邀請。
“我陪大王同去。”蕭懷玉道。
“你與故人相逢,當作陪才是,齊國是大國,想來皇長子不會對我怎麼樣的。”李康拍了拍蕭懷玉的肩,並壓低聲音道:“你在齊國的舊相識,可不少,也都大有來頭,於你,這也算是好事。”
蕭懷玉仍有些不放心,臨沂公主便道:“長兄還算是君子,許是欣賞彭城王之才,所以相邀。”
即便有臨沂公主的話,蕭懷玉也依舊擔憂,於是小聲與彭城王說道:“我聽聞齊國的永嘉王,喜好男色,今日邀約…”
李康聽後笑了笑,“這種事情,楚國也不在少數,這樣的場合,你反而不會應付,去吧,如果齊國真要做些什麼,你我二人就算同在,也不夠對付的,你在外面,倒還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