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頁(1/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當朝廷的兵馬將他圍困於荒山時,因不堪受辱拔劍自刎。

從開朝顯貴,在齊國朝中不可一世的侯家,終於在此落幕。

此亂影響的不僅僅是齊國朝中的局面,更影響了整個齊國的國運。

齊國內亂剛剛平息,還未得喘息片刻,楚國的軍隊便已破關,踏入了齊國的疆土。

&ash;&ash;蜀中&ash;&ash;

東境大捷,且齊國忙於內戰,無暇顧及楚國,楚京之危得解,遠在蜀中觀望的楚皇,便想動身返回楚京。

邊境戰爭的勝利,讓楚皇鬆了一口氣,而接下來,他所要面對的,將是一個嶄新的難題,立儲與對蕭懷玉的嘉獎。

邊關大捷,他以君王的名義送去了封賞,除了錢財,還有爵祿。

但這樣的封賞是遠遠不夠的,如今蕭懷玉是楚東邊境的實際掌權者,握着一支強勁的邊軍。

現在的楚皇,與齊國剛剛登基的新君所面臨的情況一樣。

邊關武將權重,隨時都有可能調轉方向,取天子而代之,又或者是擁立新君。

隨着齊國大司馬侯毅的反叛,也讓皇帝的疑心與恐懼越來越重,回京的打算便往後拖延了半月,在此期間,皇帝特意派遣心腹前往西北與西境嘉獎了兩位戍邊的邊將,以此拉攏。

“陛下,東境奏報。”

蜀中的二月已是鳥語花香,皇帝的行宮別苑圈養着許多不同顏色的鳥。

一隻花色尖嘴的鳥從籠中飛出,落到了皇帝的手背上,鳥籠並未上鎖,但籠中的鳥卻因為羽翼被剪而無法飛出。

“東境不是已經塵埃落定了嗎?”皇帝回過頭,心裡充滿了疑惑,但也同時懷着隱憂,他害怕聽到那個他最不願意聽到的消息,“王楨還有什麼事?”

“是蕭懷玉的奏報。”賈舟將奏報奉上。

皇帝便將手中的鳥扔開,從賈舟手中接過竹簡,這還是皇帝第一次收到蕭懷玉的上疏。

雖也在重臣之列,但幾乎每次升遷都會伴隨着戰爭,皇帝看着那歪歪扭扭的字,連辨認都有些費勁。

但好在能夠看得出來,只見他的神色越來越凝重,“他想要…滅齊嗎。”

賈舟聽後,滿眼震驚,“滅齊?”

這個連先帝最強盛時都未能做到的功業,蕭懷玉竟然在楚國陷入危機時提出。

“後生小輩,當真是狂妄的很,不過是贏了幾場戰爭而已。”皇帝看着,冷下了臉色。

但隨着他將蕭懷玉所陳述的原因逐一看完,便又改變了想法。

“這真的是蕭懷玉送來的?”他抬頭看着賈舟。

“是。”賈舟自然不敢欺君。

皇帝看着這字,便也不再懷疑什麼,“這可不像是一個農家出身的人可以分析出來的。”

蕭懷玉向皇帝分析了齊國的局勢,以及攻打齊國的勝算,與滅齊的契機,同時也抓住了帝王想要建功立業的野心,即便懦弱如楚皇,也仍舊想要有一番建樹。

蕭懷玉太過了解皇帝了,作為楚國的將領,齊國之亂的機會她不願錯過,想要順利出兵,就離不開朝廷的全力支持。

皇帝雖在蜀中,但依舊是楚國的實際掌權者,就連彭城王都在他的監視下。

“倘若他真的能夠滅齊…”皇帝再次看向賈舟。

“那陛下便是楚國中興之主。”賈舟順勢回道,“楚國在陛下手中,遠勝先帝之成就,若能一統,結束亂世,便開千古。”

皇帝睜着雙眼,心思已然被賈舟說動,“千古…”

“陛下,還有一個消息。”賈舟再次抬起頭,將一個剛剛接到的消息密報給了皇帝。

“燕君慕容恆因傷勢過重,久治不愈,如今已不能理政,怕是時日無多了。”

燕君慕容恆病危,齊國發生內亂,這對於楚國來說,無疑是天賜良機。

“好啊。”野心已經將他的疑心所覆蓋,這足夠令世人膜拜與稱頌的功績太過於誘人,“這一定是先祖在庇佑楚國,上天感知。”

天下一統,四海歸一,作為帝王,這樣的功績,足可登泰山之巔,向上天宣告,又有哪個君王不為之心動呢。

“朕倒要看看,百年齊國,被顛覆之時,將會是什麼樣的。”皇帝將竹簡塞回賈舟手中,“去傳大九卿,想辦法湊糧草,東征之事,朕允了。”

本章節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