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頁(1/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自私的人,從來都是如此,將從別人身上已得到的利益佔為己有後,便再也不願拿出來,並將他們制定成規則,腐朽世人,但不是人人都這樣愚昧與無知。”

“你否覺得不公,又是否想過抗爭,身為世家之女,你應該也有許多無奈與苦悶吧。”

蕭鳶鳶沉思了片刻,“如果沒有這些混亂,我一定也和她們一樣,被永遠的困在那道矮牆之內。”

“我看着牆外的一切,我能看到。”蕭鳶鳶又道,“但卻無法觸及,這是我的悲哀,我們的悲哀。”

平陽公主從蕭鳶鳶的話語中,得到與證實了自己的猜想,“我果然沒有猜錯。”

蕭鳶鳶看着平陽公主,“公主果然不同於常人,所思所想,超然物外。”

“你能聽懂我的話,便說明,你與我是同一種人。”平陽公主道。

蕭鳶鳶看着走到身前的平陽公主,“三年前的那樁案子,我很抱歉。”

“我作為他的姑母,卻沒能約束他的惡行。”

袁氏案並不只有平陽公主記得,作為兇手的姑母,蕭鳶鳶也十分自責與不安。

“該道歉的,不是你。”平陽公主道,“你與那主謀雖為姑侄,可年歲上並不相差,而惡鬼,是無法被約束的,我們每個人都沒有辦法選擇自己出身,也無法掌控周圍,你又何必自責呢。”

“公主今日召我入宮…”蕭鳶鳶滿臉疑惑的看着平陽公主。

“我很欣賞你的才華,不願你受家族所累,埋沒此生,所以想將你留下來,留在我的身邊。”平陽公主直言說道。

蕭鳶鳶愣住了,“我是戴罪之身…”

“蕭承越造反前,並不會與族人商議吧,權力在他手中,你們…只是鬥爭失敗的犧牲品。”平陽公主道,“這是律法,我無法更改,但我可以為你破例。”

※ ※ ※ ※ ※ ※ ※ ※ -

太康七年七月秋,吏部對各地中正推舉來的士子進行考核,共一百七十餘人。

由吏部進行初定,從才能與家世定品,與以往一樣,出身越高,所定的品級也越高。

為防止弄虛作假,最終的裁定便到了平陽公主的手裡。

大中正裴長之將考卷送往勤政殿,和之前一樣,皇帝並不在殿內。

裴長之將吏部的排名與考卷展開,“公主。”

不出意外,排名前十的,幾乎都是眼熟的名字,出身高門,而且其中還有裴長之的門生。

“這個王珺,天材英博,又是琅琊王氏出身,下官一直記得公主的話,齊地的百姓,亦是楚民,選官要一視同仁。”裴長之將幾份名次靠前的竹書推到平陽公主身前。

身為尚書令承裴長之,想扶持自己的勢力,平陽公主當然清楚,她在仔細閱覽了一遍後,發現了一份字跡更為工整的試卷。

“趙硯書。”平陽公主看着名字念了出來。

除了字跡,這篇文章的整體,也讓平陽公主十分的舒適,然而名次卻很靠後。

“尚書令。”平陽公主看向裴長之。

裴長之當然知道平陽公主的意思,“公主,這個趙硯書雖有才能,但是出身差了些,品資不足。”

“朝廷現在缺的是可不是家世好的人。”平陽公主道,隨後她又將裴長之推薦的王珺排在了第二。

如此一來,裴長之便也沒有了說辭,“都按公主的意思,下官沒有異議。”

作者有話說:

魏晉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選官法,中正是官名,可以理解為是選拔人才的官員,地方州郡都有大小中正,小中正輔佐大中正,大中正一般有中央官員有資歷的大臣兼任,由於大中正幾乎都是上品的世家門閥子弟,所以這個制度慢慢的變成了以家世為主要品資,於是就有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這種說法。

平陽目前還沒有臨朝稱制哦。

公主要是成了女帝,身邊會有特別多女官(哈哈哈哈)

本章節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