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曾夫人醉酒(1/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三夫人親自為太夫人等人斟上自釀的果酒,舉止間透着幾分討好的意味。“家常便飯,親家太太莫要嫌棄。”太夫人淺嘗即止,舉杯敬了一小盅。

大太太和曾夫人連忙回敬。筵席正式開始,廳內觥籌交錯,說笑聲不斷。

十一娘這桌雖然菜品豐盛,但沒人敢過分張望,生怕失了規矩。她暗中觀察太夫人那桌的情形,只見太夫人以年邁為由放下酒杯,由三夫人代為作陪。

令人意外的是,大太太卻對曾夫人窮追猛打,一杯接一杯地敬酒。幾輪下來,曾夫人面頰緋紅,舌頭開始打結,大太太卻仍是面不改色。

“沒想到大太太的酒量這般了得......”十一娘暗自吃驚,端着茶杯的手不自覺地收緊。

太夫人見勢不妙,連連向三夫人使眼色。三夫人剛要上前解圍,大太太終於顧及宴席情面,適可而止。

用膳至末初,眾人移步西稍間喝茶。酒意上涌,曾夫人話愈發放肆起來。她靠在軟榻上,眼神迷離:“能與您做親家,那都是前世修來的福分啊!就說孫家,若不是有您這樣開明的婆婆,她嫁出去的女兒哪能這般自在,婆家娘家兩邊住。”

太夫人微微一笑,注意到大太太面露疑惑,解釋道:“定南侯就這一個掌上明珠,能與我們結親,看中的就是我們家兒子多,女兒女婿能常回娘家。我也是為人父母,理解這份心意。讓他們在家住半月,去定南侯府住半月,兩邊都新鮮。您來得不巧,他們正在定南侯府,回來後定讓他們去給您請安。”

“不敢當!”大太太連忙擺手,語氣中帶着一絲嘲諷,“五夫人可是先帝親封的芷蘭縣主,身份尊貴,哪能來給我請安。”

曾夫人渾然不覺,笑得越發放肆:“大太太太客氣了。皇帝還有窮親戚呢,更何況是我們。再說我們郡主最是賢惠,嫁入沈家後就不讓人稱她縣主了。在親朋好友間一向大方,誰見了不喜歡......”

大太太聽着這番話,指節不由得泛白。她強忍着怒火,目光如刀般掃過曾夫人。心中冷笑連連:真是坐井觀天的東西!

大周開國百年,那些開國功勛早就式微。太宗年間的“鄭安王謀逆案”,不知多少勛貴被殺被貶,家產多被抄沒變賣。剩下幾家也是戰戰兢兢,日子過得緊巴巴的。

雖然孝宗時期有幾家復了爵位,卻都成了驚弓之鳥,只求保住性命。百年下來,多是外強中乾,靠着祖產勉強度日。若不是衛國公這些年在西陲軍上立了功,曾家也不過是個普通勛貴罷了。

茶盞中的水紋微微蕩漾,映照出大太太陰沉的面容。她端坐在那裡,渾身散發著凜冽的寒意。

太夫人看在眼裡,暗自嘆息。這番場面若是繼續下去,怕是要鬧出笑話來。她站起身,聲音溫和:“不如去看看新蓋的戲檯子,也好消消食。”

大太太心領神會,感激地看了太夫人一眼。眾人起身向戲台走去,裙裾擺動間帶起一陣香風。

十一娘跟在後面,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她留意到唐姨娘始終低着頭,縮在角落裡,彷彿要把自己藏進陰影中。而曾夫人走路時略顯踉蹌,卻還在喋喋不休地說著什麼。

新建的戲台巍然矗立,朱漆雕欄,金碧輝煌。太陽斜照進來,在地上投下斑駁的光影。眾人三三兩兩地走着,表面上和樂融融,實則各懷心思。

十一娘心中暗嘆:這看似平常的一頓飯,卻暗藏多少玄機?大太太對曾夫人的敬酒,分明是別有用心;曾夫人的醉話,又似乎在試探什麼。至於那位不在場的沈五爺......

本章節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