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8章(2/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我大明近百年來,在海貿上所得的收益越來越大,但一直都是僅限於民間商人往來。”

“自本朝嘉靖以後,朝廷開始安排官員專治海貿,所得銀錢對我大明不無小補......但是兩國之間上升到朝廷高度的海貿,卻還沒有開展。”

“在這之前都是外洋的商人來此採購,說實話這些外洋商人你來我走,有投機取利者,有言而無信者,若是兩國都能加以規範,倒也是一樁好事。”

沈淵這句話說得還是他一貫的風格,看起來好像是那麼個意思,但是仔細思慮下去,裡面蘊含的內容卻往往更多。

就像這次他說的,“兩國都能加以規範”,到底怎麼規範,規範到什麼程度,這麼做了之後有什麼好處,他都是含而不露,並沒有說透。

因為沈淵心裡最清楚,大明朝廷和眼前的萬曆天子,第一根本就不明白貿易是什麼,其二他們也壓根不在乎!

如果說他們對這事兒還有一些興趣,無非就是因為海貿可以讓大明的財政更寬鬆一些。

沈淵剛才所說的“不無小補”是顧着朝廷的面子,實際上海貿帶來的交易額和利潤,可不是個小數字。

等到萬曆聽了之後,他也大致明白了沈淵的意見。此時的天子還在心裡暗自感嘆,沈淵畢竟是個年輕人,看問題還是太單純了。

這海貿可不是簡簡單單地定個規矩就掙錢的事,這裡面涉及到朝廷各方的態度和利益,還有民間的商人、官員、各界的風評和輿論。

所以這事要是做不好,丟的可是皇家的顏面,弄不好還要引起風波......因此萬曆也不可能現在就草草作出決定。

在這之後,正事兒算是說完了,萬曆也笑着向沈淵問,關於海外的這些事,他是怎麼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