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茅山門有一本密寶奇書,此書喚作《玄法註疏》,據說是北宋年間一個徐姓道人所著。
《玄法註疏》共分為上下兩部,上部記載的是奇門遁甲,定穴摸金,招風喚雨,遮天蔽日的茅山秘術。
而下部,記載的全部都是一些奪魂延壽,吸功滅世的禁忌道法。
自這本《玄法註疏》現世以來,曾因道人修鍊其中的禁忌術,霍亂了上萬條無辜百姓的生命。屍橫遍野,白骨成堆。
就在百十年前吧!茅山門四簿掌門聯手,將亂世之人制服,並得到了這本《玄法註疏》。
從那時以後,此書便一直被封印在陰山,由陰山簿歷代掌門代為保管。
三十三年前,陰山簿的當任掌門梁洹程,便是我的恩師。
我自十二歲上陰山,師傅收我為他的關門弟子。
師傅一生共收了七位徒弟,我是其中最小的一個。當時我們師兄弟,在茅山門還有一個混名。並稱為陰山七傑。
師兄弟七人之中,師傅唯獨偏愛於我,他待我就像對待自己的親生兒子一般。教我上乘玄法,一身的看家本事全部傾囊相授。
我在陰山簿修行整整11年,就在二十一年之前,我清楚的記着,那一天是壬午馬年的臘月十五。”
提到壬午馬年,臘月十五的那一天。
馬小山的眸子里瞬間濕潤起來,他渾身用力,鼻口微張,就連鬢邊花白的髮絲都跟着一抖一抖。
想來,那一天便是他此生最大的夢魘。即使已經整整過了21年,可是一旦提起,仍是仿若就在昨天那般。
馬小山故意抬起下巴揚起頭,把雙眼瞪得大大的,強力忍住不讓自己的淚水流出來。
雖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可是這個纏困的馬小山21年的往事,實在是讓他不得不傷悲。
“老馬!”
我想要勸他,又不知該說些什麼。同時天涯淪落人,此時,亦只有我才能明白他心裡的苦。
馬小山衝著我擺擺手,嗓子啞啞的,鼻音極重。
“沒事!”
他深吸兩口氣,努力剋制自己的情緒,然後繼續說道。
“茅山門分為四簿三司,所有茅山門徒都分佈在四簿。而丹鼎司,符籙司和珎墓司則是三年一考核。
只有法術精湛,能力卓越的人才有機會進入三司之中。
其實顧名思義。丹鼎司里集齊的都是煉丹,製藥,看診,治病的高手。
而符籙司選擇的便是擅於畫符,用符,驅邪,降鬼的道眾。
珎墓司,其中‘珎’是珍寶的意思。珎墓司彙集的是定穴,下墓,尋寶,摸金的校尉。
三司各司其職,各有所專。其中要數珎墓司的那些摸金校尉最為風光。
煉丹製藥有所成,將來不過是個大夫名醫,治病救人,攢小財,積陰德。
畫符驅鬼有所成,那便成了法棍,大師。攘奸除惡,亂世可為梟雄將領,盛世便開攤設店,也算一生衣食無憂。
而盜穴摸金可是了不得,但凡一件墓穴里的文物,足夠咱們這些平頭老百姓吃上一輩子。
是以,許多茅山門徒都以能進入珎墓司為榮。其實,做摸金校尉兇險的嘞!腦袋別在腰帶上做活,想賺大錢便要捨得拚命。
21年前,壬午馬年。
珎墓司當時的任務,就是勘探唐十八陵。
唐十八陵分為永康陵,興寧陵,獻陵,昭陵,建初陵,恭陵,乾陵,順陵,定陵,橋陵,惠陵,泰陵,建陵......等。
其中要屬恭陵最為兇險,恭陵有陰兵鎮守,數不清的地下迷宮,機關巷道。
當時負責勘探恭陵的八名珎墓司道友,不消幾日,便紛紛被困其中,生死未卜。
珎墓司人手不足,向我們陰山簿請求支援。
我奉師命,和二師兄劉大恩及三師兄康旭輝,又帶領了30名陰山簿師侄,一同前往恭陵救援。
就在我臨行前的那一日,師傅把我喚到了自己的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