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崇教殿。
青煙自蟠龍香爐裊裊升起,李承乾端坐主位,絳紗袍袖鋪展在鎏金扶手上。
秦宸將泥金奏本雙手呈至案前,帛面"請封泰山"四字在暮光中泛着血漬般的朱紅。
"荊王這份奏章..."
太子指尖劃過奏本邊沿的螭紋,"貞觀年間封禪之議,前後共有幾次?"
孔穎達廣袖微振,腰間瑜玉撞擊出聲:"貞觀五年趙郡王首請,十一年群臣再議,此番當為第三回。"
他抬眼時瞥見太子案頭《貞觀政要》攤開在魏徵諫封禪那頁,書頁邊角已起毛邊。
張玄素捻着灰白鬍須接道:"前兩次或因水患,或礙星變,總教聖人不得遂願。"
他說著以目示意令狐仲勘,後者立即將《封禪儀注》殘卷鋪開,泛黃紙頁間"燔柴告天"等字被蟲蛀得斑駁。
李承乾目光掃過奏本上"四夷賓服"字樣,忽然輕笑:"父皇當年親征高昌,原是要為封禪添個由頭。"
他指尖在"天可汗"印璽紋樣上停頓,"如今缺的,不過是套周全禮數。"
孔穎達眼底精光驟亮。自漢光武封禪後六百餘年,這項盛典早成了儒生心頭硃砂痣。
若能主持修訂封禪大禮,孔聖嫡裔的聲名必將鐫刻青史。
"顏師古藏有南朝《封禪圖考》,歐陽詢亦精研漢碑..."
老學士聲線微顫,彷彿已看見泰山之巔的燎天聖火。
秦宸適時插話:"中書省既將此議轉呈東宮,怕是等着殿下領銜三請。"
他袖中滑出份名單,上面密密麻麻列着江南藏書家的名諱——那些人家中或許就有散佚的《封禪儀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