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第十七幕戲
“常棣花開朵朵,花兒光燦鮮明。
凡今天下之人,莫如兄弟更親。
遭遇死亡威脅,兄弟最為關心。
喪命埋葬荒野,兄弟也會相尋。
鶺鴒困在原野,兄弟趕來救難。”
這便是楚巫唱的《常棣》前半截的歌詞,常棣、鶺鴒在古詩里都是象徵著有血緣之親的兄弟姐妹,這連着唱“遭遇死喪”、“荒野埋骨”、“困在原野”,寓意可以說是很狠毒了,聽着倒像是對當今皇後和大將軍這對姐弟的詛咒。
尤其是現在衛青和衛子夫正因為不知名的原因互換了身體,而且隨着互換時間的增長,身體也日漸衰弱,可不就是應了楚巫臨死前的咒嗎?
這肯定是淮南王在搗鬼,派人潛入大將軍府刺殺不夠,還要用巫術來害人。劉徹怒不可遏地磨牙:“這楚巫是死透了嗎?”
張湯連忙上前探了一下鼻息,低頭回稟:“確實是已經死了。”
劉徹生氣地說:“廷尉給我嚴查這次捉拿的幾個刺客,再死了一個,我拿你張湯是問!”
張湯連忙點頭稱是,送劉徹他們出來的時候,特地透露了一個消息:“淮南王讓人假裝得罪淮南,北上潛入大將軍府和丞相府做事,想要等淮南王那邊一起兵就殺死衛青,說服丞相。”
劉徹回到車上,還是很憤怒,對衛青說:“劉安他想造反,就衝著我來啊,專門挑你下手是想做什麼?”
衛青只好勸慰道:“陛下息怒,臣這不是還好好的嗎?”
劉徹沒好氣地瞪了一眼衛青的胸:“這叫好好的?”
衛青臉一紅,心想確實不怎麼好,自己還呆在姐姐的身體里呢,不過他此時一心為劉徹分憂,腦子轉得飛快,很快就心生一計:“陛下,臣有一個主意。”
“就你主意多,說。”劉徹被衛青這麼一勸,心情平和了許多,好整以暇地攤開手腳坐在車裡,看向衛青。
“臣以為,既然淮南王的刺客還是選擇大將軍府潛伏,應該是不知道他們的巫術成功了。”衛青眨了眨眼睛,“現在臣收割了他一批刺客,那個潛伏的人肯定不會輕舉妄動了,得想個辦法引蛇出洞才行。”
“怎麼引?”
“不如將計就計,放出點風聲讓他們認為臣和三姐近日才互換了身體,那潛伏在臣府上的人,肯定會另外行動,這時候我們就可以順藤摸瓜,找出背後的主使之人。”
於是,請病不朝數月之久的衛青,終於再次出現在了朝會上,引起了許多大臣背後的討論和八卦。
大將軍幾個月不見,似乎清減了許多,是不是陛下和大將軍的感情真的沒有之前好了?這是很多大臣內心的疑問。
其實衛青並不是瘦了,而是他以衛子夫的身體穿上自己原本的朝服,相當於女扮男裝了,這朝服套在身上自然寬大了不少,被風一吹感覺空落落的,看起來真彷彿大病一場初愈了一樣。
很多大臣都跑來關心衛青的身體健康,衛青少不得一一胡謅搪塞過去了。
幾次朝會下來,眼尖心細的大臣們很快發現了異常。衛青原本有事都和劉徹在內朝商議完畢了,所以上朝的時候一般不會主動對朝政發表意見,但既然劉徹有意讓自己的心腹衛青壓其他大臣一頭,在很多重大事件上衛青也是會開口發言的,一開口就明顯是和皇帝穿同一條褲子的論調,搞得那些想要反對皇帝折騰點什麼的大臣暗地裡對他都有些意見了——這小子就慣會順着皇帝意思來。
不過很快大臣們發現,順着皇帝意思的大臣越來越多,而且都是年輕有為之人,最早那些只是一些頗有辯才的侍中,把老臣駁斥得無話可說,到了後面衛青當上了大將軍,他甚至都不用開口辯論,一句話便舉重若輕,那些口才好的侍中們在衛青開口之後,腰板挺得更直了,辯論的語速也更順溜了,簡直出口成章,隨時都能當堂來一篇精彩的政論。
而皇帝呢,明面上讓大臣們互相辯論,其實表情笑眯眯地圍觀,樂見其成,倒襯得反對的大臣們好像冥頑不靈的老古董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