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俠原本想着續家譜這事,半個月搞完,然後自己回北疆,等着就行了。
沒想到在老家一呆就是一個多月。
李安民最終同意了李青俠的那個計劃,把他這一門的人名都給加上了。
果然如李青俠所想的那樣,春夏秋冬四門大家都主要看自己門裡的那些續譜是否正確,基本上沒有人去管其他門裡續的那些人。
管那麼多做什麼,又不是自己門裡,說不好聽的話,早就出了五服了。
只不過還是在一個老祖宗的門下而已。
李青俠在自家宅子里住着,時不時的接李安民的通知還要去開會,主要還是討論一下是不是接收其他一些旁支入族譜——他們這四門是正支子,但還有其他的旁支,有些記錄在案,可以繼續往族譜里續,有些自己上門來說是哪一代李家人出去在哪裡扎的根分的支。
這其中比較複雜。有些算是人口走失的,另立一支,後來找到了根;有些人在原來族譜里已經死亡的,結果某一旁支找上來,說當時沒死,這種就需要各門開會一起商議是否入族。
李青俠過來就當好好先生,基本上不說話,人家要問他的意思,那就怎麼樣都好。
他反正是已經確定要把這一門的族長事情交李安民了,所以也不需要在這個時候再顯示存在感。
只要把接下來續譜的事情搞完,他就想着趕回去。
想想在北疆獃著多舒服,夏天下網逮魚,冬天砸冰窟窿逮魚,想干就干,不想干就在家裡獃著,多舒服。
李樓邊上也有一條大河,前些年還清理過,裡面清出不少死人骨頭,銹掉的槍等等亂七八糟的玩意兒,這條湖通往大運河,再過些年,文物值錢了,會有人駕船在大運河裡用強磁鐵吸那些古時候沉下去的東西。
這河在李青俠小的時候,和李建國小的時候,裡面有不少的魚蝦,只是後來慢慢的就少了,畢竟沿河的老百姓太多,缺吃少穿的時候,大家都從河裡找能吃的東西。
那時候柴火少,像蚌之類的是最被人嫌棄的,能撿到野鴨蛋最好,不行逮點魚也不錯,逮不到魚就搞點田螺,最差的就是蚌,不好煮熟,費柴火。
想想北疆那裡還有一大好處就是只要出門,那些柴火是不缺的,煤也便宜。北疆的煤哪怕到三四十年後也沒貴到哪裡去,最多也就是幾百塊錢一噸,李樓這裡再過二三十年,煤價就到一千多一噸了,還沒北疆拉的煤好。
雖然自己在這裡生活了大半輩子,但再怎麼感覺,那邊的生活就是要好一些。以後不知道,至少現在是。
續家譜的事情一時半會兒搞不完,李青俠就不能走,空餘的時間,沒事就去趕集,碰到有意思的東西就買點兒。
這時候集市上大家也開始搞活了,什麼東西都能拿來賣,他收了不少的老物件,打算回去的時候帶回到北疆,看看李龍要不要。
眼下也就剩下這點樂趣了。
續修族譜不是簡單的事情,必須把每支都統計清楚,增加的,減少的,各門續完,大事記記清楚才行。
有一次開會的時候有人質疑大事記里李龍得到的這個自治區的表彰真實性,結果不等李青俠發話,李安民就說了,他已經打電話到北疆那邊縣裡查過了,這是真實的表彰。
公對公查詢,那邊自然不會隱瞞。
李青俠就挺得意,不過對針對他的那一門還是有點意見的。如果不是他不打算干族長了,真打算報復回去——這都算是小事了。
會開完,族譜定下來,接下來就是刻石版,印製。這就完全只剩下等待了。
這一次各家都要出錢,畢竟刻石這事情還是挺費錢的。李青俠作為還沒卸任的二門族長,自己做了表率,一個人就出了一千塊錢。
這真的就是大手筆了——其他幾門每一門出的錢雖然加起來比他的多,但單人出錢最多的也就三百。
這時候錢還是很值錢的。
四門商量好的,一門出兩千,總的印製費用就是這些。李青俠這一門他一個人出了一半,其他族人出的錢就少了不少,大家還都挺感激他的。
不過後遺症也很大。想想他一家去北疆才多久,這一下子就能掏出這麼多錢來,那說明啥?說明北疆那裡好掙錢啊。
不少人就蠢蠢欲動,想跟着李青俠去北疆發展。
李青俠在這個時候就比較含胡,沒說答應也沒說不答應。
李俊峰其實也挺後悔的,不過眼下他也沒說啥,家裡的菜啥的時不時的給李青俠這裡送一些,李青俠有啥不好辦的事情也是交給他辦。
其他人的心思他也知道,不少人打聽到他這裡來了,他知道李青俠是肯定不想帶人走的,他自然也啥都不好說。
李青俠老兩口雖然戶口遷走了,但地並沒有收回去,現在就是李俊峰在種着。這地里還有李青俠這邊一支的祖墳,李青俠也是讓他給照看着。
李俊峰要想去北疆自己就去了,畢竟他去過一趟,不過最終他還是決定不去了。自己家比別人家多一些地,去北疆掙了一些錢,家底子厚實一些,自己和老婆兩邊的家人都在這裡,那就老老實實在這裡獃著吧。
李青俠時不時的往外跑,一來是閑不住,二來也是去梁家那邊。那邊也在修族譜,他知道後就通過李安民給李建國這邊隊部打了電話,說了情況。
梁東樓沒回來,只是寄了一百塊錢回來,李青俠的意思就是等那邊族譜修好,也不用寄,他幫着帶回去就好了。
這邊不少人都在等着李青俠走,一開始經常看着他離開家裡還有些警惕,後來看他經常外出,也不帶什麼包裹,就放鬆了。
他們根本不知道,李青俠帶的重要的東西都在李安民那裡放着呢,兩壺酒也都給了他,眼下終於等到自己這邊族譜出了,梁家的族譜也拿到手了,他連隊里都沒回,直接從李安民這裡帶着東西,就去了縣城。
走了。
等隊里有心想跟着他去北疆的人,看李青俠兩三天都沒回家,再去打問的時候,才知道李青俠已經回北疆了。
這一次李青俠主動買了卧鋪票——他知道自己後面再往老家來,估計幾年才會有那麼一次。
最主要的是這一次回去帶的東西非常重要,自己李家一套四本家譜不說,還有梁家一套同樣也是四本家譜。
提包里還用舊報紙包着不少的給李龍買的那些舊物件,還有一包燒餅,這是帶回去給孫子輩的孩子們嘗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