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實驗基地?這有點受寵若驚啊!(1/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羅教授叫羅明亮,原來農業機械化學院畢業的,專門從事農學,也是專業搞農業種植研究方面的。

後來到北疆,那十年也是在基層工作,美其名曰改造。

也因此,羅教授對於北疆的土壤研究還是挺投入的。

所以平時沒課的時候,羅教授就在自己的那小塊實驗田裡忙碌着,帶學生也有許多時間在實驗田裡。

對於農學的人來說,這很正常。

“我聽吳教授說你有一塊鹽鹼地想進行改造?那塊地有多大?”

“二十多畝吧。原本是三十畝,我把其中的五畝改成了棚圈,然後去掉一些邊角,剩下的犁出來就有個二十畝左右。”

李龍認真的回答着:

“我來之前,那塊地已經進行了漫灌,邊上挖了排鹼溝,這樣也能去鹼,但我們那邊的鹽鹼地鹽鹼化挺嚴重的,所以要通過澆水排鹼挺難。

我過來這邊請教一來是想看看有沒有什麼比較能抗鹽鹼的經濟作物,二來也就想看看測土施肥能不能在小塊地實施。”

李龍說的比較詳細,羅教授思索了一下說道:

“以目前北疆的種植環境來看,抗鹽鹼的經濟作物就是棉花。只不過棉花種植過程中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它的種子能在鹽鹼環境下發芽,但鹽鹼地開春雨水過後上面土層鹽鹼化會形成一個蓋子,把苗壓住。

要想棉花生長,就得把苗透開,透苗的過程中很容易傷苗,苗頂的芽斷了,這苗也就廢了。”

李龍點點頭,這個他自然知道。眼下棉花價格不高,摘棉花麻煩,雖然能在鹽鹼地里生長,但經濟效果還不好說。

所以他短時間內還沒想着種棉花。

羅教授繼續說道:

“咱們北疆抗鹽鹼的作物還有一個就是甜菜。這個種的人就比較多了,畢竟咱們有好幾個糖廠。這白砂糖不光自用,還在往西面蘇聯那邊出口,所以這些年甜菜種植面積一直不小。”

李龍也在想這個,甜菜種植面積大,導致甜菜種子就比較缺,這是個不錯的賽道。

為什麼說賽道?

李龍自己在腦海里自問了一下,然後繼續聽羅教授說。

“這樣說的話,那後面我們那裡可以種一些甜菜。”李龍想着說道,“然後明年搞甜菜種子,也應該不錯。”

“嗯,是這個道理。種甜菜的多,甜菜種子就比較缺,怪不得吳教授說你的思路比一般的農民開闊的多,這種思維方式,一般農民就想不來的。”羅教授讚歎着。

“小李同志,你們那裡有住的地方沒有?就是適應五六個人住的,要長期住,可能至少住一兩個月的那種?”羅教授突然說道,“條件不需要太好,但至少有獨立的房間……”

“有啊。”李龍說道,“我的鹽鹼地邊上就是老馬號,我買下來養野豬、養馬鹿的。那裡面原來的幾間辦公室目前都是可以住人的。”

當然需要住人的話,就得讓老羅叔把那些晒乾的甜菜渣從屋子裡搬出來。不過那玩意兒晒乾後放外面也沒事,弄個棚子放起來也不成問題。

“那太好了。”羅教授笑着說道,“你的這個建議是可以搞個課題研究的。

我打算明年開春,就帶幾個學生到你那裡去,從一開始就研究這個測土施肥的事情。

你能幫我找好住的地方,我相信我們在一段時間裡,是能夠幫你解決你那塊地的鹽鹼問題的!”

嘿,這真是太好了!

“你也不用感謝我,咱們這是互取所需。我們搞好課題研究,學校是會有經費的,如果最後成功了,有了有價值的實驗數據,我們也可以發表論文,所以你放心,我們到時也會全力去研究的。”

這事就這麼簡單的在兩個人間確定下來。

當然,事情最終能不能成,還要看羅教授去和學院申請後的情況,畢竟作為學院的教授,不能說不報備的想去哪裡就去哪裡。

不過既然他這麼說,大概率是能成的。

羅教授和李龍商議着明年開春雪一化就過去。因為雪化之後距離種地還有至少半個月時間。

李龍隱約記得測土施肥需要在同一塊地里好幾個點挖掘五十厘米左右的深度進行取土,當然是分層取土,同時還要結合所種的作物來確定施肥的類型。

畢竟不是所有的作物都是適合在酸鹼度中和的情況下進行。

羅教授對李龍提出來這個測土施肥的想法還是很在意的,拉着李龍又聊了一會兒,主要還是和李龍關於科學種田問題的探討。

是的,在羅教授看來,李龍能提出來這個觀點,本身已經具備和自己一起探討農學問題的資格了。

而李龍也把後世的一些已經成熟的農業知識提前說出來,什麼滴灌節水、機械化種植、薄膜棉花等等。

說的羅教授聽着感覺這位似乎在農業方面真就有很深厚的研究。

不應該啊!

畢竟李龍才二三十歲,怎麼能想出來這麼多值得研究的方向呢?

而且聽着那感覺都是在未來幾年可以實現的。

八十年代科幻小說、氣功之類的東西開始盛行,羅教授私底下也在想着,這個李龍不會是從未來回來的吧?又或者得到了某些外星科技的腦波信息?

現在的人是無法理解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末,國人對於科幻以及氣功、特異功能方面的東西是如何的狂熱的。

許多大科學家、大人物都在這方面有所研究,至於有沒有成果另說,至少在研究和推廣上,那時候真就是很普及。

李龍並不清楚羅教授的想法,他聊了一會兒,看時間挺晚了,便告辭離開。

羅教授還有些不舍,但他也知道李龍不可能留下來和自己徹底長談,那就等明年吧。

他自己畢竟手頭上也有些研究,年底前是需要結尾的,只有把手頭的活都結束了,明年才好準備好儀器,帶着學生去進行新的課題研究。

十月底天已經不長了。李龍在農學院聊了兩個小時,出來的時候太陽已經西斜。

原本應該是直接開車往西,出城回家,李龍鬼使神差的就往八一招待所那裡繞了一下,從那裡也能拐到出城的路。

到達WL南站北面的路的時候,透過一輛離開的公交車,李龍看到原來玉素甫擺攤的地方,還有一些在那裡擺着。

吉普車緩緩前進,他一眼就瞅到了在邊角擺着攤子賣葡萄乾的玉素甫。

真就碰到了這個傢伙!

李龍開着吉普車繞到了他的攤子邊上停下來,玉素甫嚇了一跳,抓着堆放葡萄乾的毯子的四個角就准提起來跑。

“玉素甫,阿達西,別慌別慌,是我啊!”

李龍急忙下車喊了一聲。

吉普車停下來的時候,不光玉素甫,附近的其他幾個小販也有收攤逃跑的趨勢。

本章節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