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章 想買合適的牛羊也需要有好眼力(1/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哈里木他們的牧業隊屬於國營南山牧場,後來解散了,牧業隊也就分崩離析,歸到各生產村隊里。

每年秋冬季節,南山夏牧場里的牧民把牛羊從深山裡趕出來到冬牧場,這個時候牛羊群如果大,草料不夠多,通常會淘汰一批牛羊到牲畜市場。

當然,國營牧場也會在這個時候收交一批牛羊作為儲備肉。

而牧民在山裡呆了近半年時間,生活物資基本上用光了,需要補充物資的時候,錢就是從這一批轉賣的牛羊身上出。

所以秋冬季節就相當於牧民的收穫季,在夏牧場里養了一年的牛羊,可以換錢了。

當然,這時候牛羊的價格還是很低的。山裡的牧民這時候大都屬於那種在自己部落里頑耍可以,出門就比較社恐的,所以基本上就是把牛羊賣給公家——國營牧場。

當然,也有個別頭腦比較靈活,看到了市場的生機,出資到各家收購牛羊,趕到牲畜市場里去發賣。

李龍所知道的這個自發形成的牲畜市場在瑪河西岸,地塊隸屬於石城。

後來這裡不光賣牲畜,還賣狗、鴿子等。

這個野生的市場一直延續到二十一世紀十年代,都是自發的,也沒人管理,只不過後來變成跟趕集一樣,周日才有。

李龍上一世還曾經在這裡買過一條藏狗。

當然,這就是另外的故事了。

這時候哈里木他們還沒下山,不然的話李龍就打算從他們這裡買牛羊了。不過哈里木他們還要應對牧業隊的任務,李龍想着先在牲畜市場買一批,就當做個實驗了。

這時候活牛羊的價格是最便宜的,但這個時候還沒有多少人注意這一點。

等到過二三十年,圈養育肥牛羊已經成為主流,那時候牲畜市場就會變得非常紅火。一到深秋,山裡的牛羊下來後,那些育肥大戶就會開着大車來到這裡挑選合適的牛羊,買了拉回去圈養育肥,然後在過年前宰殺賣肉。

活牛羊這時候賣的是論只的,而二三十年後是論公斤稱的。那時候附近最大的活牛羊市場在北庭的西面,相關單位專門蓋了這麼個市場方便交易。

當然,對於北疆以外的人來說,最出名的是伊犁那邊的皇宮牛羊批發市場,許多外地遊客甚至到這裡來打卡,專門拍一拍這裡阿勒泰大尾羊的肥肥的屁股。

這時候,瑪河西岸的市場已經開始有牛羊在賣了,李龍吃過早飯是開着拖拉機過去的。

後世南北疆拉運牛羊的車都是那種貨車,後面加上專門焊制的架子,牛馬就是一層,羊可以裝兩層。

李龍這一次過來只是看看行情,如果市場上牛羊的價格比較好,那就買一些,如果不好的話,他就打算到時直接去轉場後的牧民家裡買。

前者是方便,不需要往山裡跑,後者是便宜,一隻羊通常會比市場便宜個一點兒。

可能是一兩塊錢,也可能是三四塊錢。

拖拉機突突突的開到瑪河西岸,李龍看到路邊甚至已經有人趕着牛羊往那個市場里跑了。

這市場是自發的,知道的人都是業內人士,普通人看到這樣的情況也不會明白。

李龍乾脆就停下來,攔住那個趕羊的人問道:

“哎,阿達西,羊賣不賣?”

趕羊的是個三十歲左右的維族人,他趕的這群羊都是細毛棉羊,這時候瑪縣這邊大尾羊還不流行,非常少。就算有過來的,因為品種沒改良過,有些膻,本地人吃不慣。

“賣呢嘛。”趕羊的人把被拖拉機給嚇着四散的羊聚攏起來,笑着說道:

“你買嗎?買多少?我這些羊剛從山上下來的,你看看,一個個膘肥得很,大多數都是當年的羊娃子……”

李龍原本還想着如果合適的話就地買上一些拉回去再說。

但聽到這個維族漢子的話,李龍扭頭就上了拖拉機,拖拉機都沒熄火,開着突突突就往前走了。

欺負李龍不懂是不是啊?

雖然這群羊看着膘情還不錯,但淘汰羊啊,能有多少是當年的羊娃子?大多都是老弱病殘,人家牧民也不傻,你不出高價,當年的羊娃子怎麼可能這麼容易就賣掉?

這群羊里一眼看過去,當年的羊娃子不超過十分之一,李龍都不用掰開牙口看,只看這些羊身上的毛和頭,都能看出來,三四年的羊居多數。

這人張口就來,不實誠,還是算了。

那個人看李龍開上拖拉機跑了,立刻後悔自己牛吹大了,他跑着喊着,想讓李龍停下來,價錢好商量嘛。

這時候能開得起拖拉機的都是有錢人,好不容易碰到一個,結果還讓自己給嚇走了。

真是不吉利。

李龍沒理會後面那人的喊叫,他開着拖拉機沿着土路一直到牲畜市場,這裡已經有四五群牛羊在等着了。

來這裡買牛羊的人也有一些,不過基本上都是步行,趕馬車有兩個,還有一個比較厲害,開着大卡車過來的。

這地方就是一個相對比較平的大石頭灘子,野外,沒那麼多規矩,李龍把拖拉機停下來後,那幾群羊的主人立刻就望了過來。

顯然,他們覺得來了個大客戶。

李龍提着搖把子走向最近的一個羊群。

這群羊有兩百多隻,算這一片第二大的羊群。李龍能看出來,這些羊是好幾群聚攏在一起的,山羊綿羊,細毛羊粗毛羊。

羊群邊上還有兩頭牛,一大一小,都是本地黃羊,看體形不算大。

“羊咋賣的?”李龍走到看羊的人跟前問道。

“看你要哪只了。”那人也是老道,“你先看,看中了咱們講價錢。”

這人的漢話說的很好,李龍知道這應該是經常過來在這裡賣羊的,二道販子穩穩的。

他走到羊群跟前,那些羊有些騷動,李龍突然伸手抓住了一頭體格比較壯的大綿羊。這綿羊毛重得有三十公斤,看着應該是兩三年的。

掰開牙口看了看,果然是兩歲口的。

“這頭多少錢?”

“三十塊錢。”那個人很熟練的報出數字來。

這羊三十公斤,出肉(帶骨)的話能有個十七八公斤不到二十公斤。按現在的羊肉價格,能賣個三十多塊錢。

羊皮倒也值幾塊錢,真要按這個價格,李龍其實不怎麼賺錢。

畢竟要宰,要出人工,總不能就賺個人工費。

李龍搖了搖頭,說道:“二十二塊錢。”

“不行,最低三十。這羊是我這群羊里的大羊,便宜的不賣。”那個人很堅持。

“牛呢?”李龍鬆開這頭羊走到兩頭牛跟前。

大牛很壯實,看着有兩三百公斤的樣子,小牛一百多公斤。

牛肉也不是越嫩越好,一歲口的牛肉不如兩歲口的好吃。

三歲往上便開始老了。

“大牛兩百八十塊錢,小牛一百五十塊錢。”那個人開口,“這牛有人已經看上了,你要想要的話,這是實價,不降。”

李龍再次扭頭就走。

看得出來,這位是老油子,對價格卡的緊,給李龍余了那麼點賺頭,但並不多。

那個人沒叫李龍。這才上午,時間長着呢,他也沒想着立刻交易,那些真心想買羊的人得過會兒才來。

其實零零散散來這裡買牛羊的還是有的,眼下已經有私人開飯館的了。北疆最常做的飯館有兩種,一種專門賣面,無論是拌面、揪面片還是炒麵什麼的,裡面大都是要加肉的。

所以對牛羊的需求量挺大。

縣食品廠肉店的肉供應目前倒是沒問題,但貴,而且不好挑。

這些人的想法就是自己買羊回去,反正已經深秋了,肉處理一下還是能放的。

李龍又繞了幾個羊群,發現這些趕羊的人都是很熟練的二道販子,哪頭牛羊能出多少肉賣多少錢,他們很清楚。

給李龍留下來的利潤基本上就是羊皮和內臟,賺不了多少。

本章節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