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暄和再聽到韋紅裳的消息,是在自家爹爹和四皇子南下治水的第四日。
那日,韋紅裳被慕容元嶸的人押着送回侯府後,被氣急的韋侯爺狠狠教訓了,沒等進府,就先挨了一記耳光。
之後,韋侯爺便對她進行了家法伺候,大概是真的氣狠了,直接把韋紅裳按在長凳上,命小廝打了她板子。
要知道,在大盛朝,對家中女子的懲戒大多是罰跪或是戒尺抽打手掌,極少像這樣直接打板子的。
一來女子本就身弱,哪裡吃得消打板子。
二來事關聲譽,顏面上也過不去。
小廝數着數着,看着小姐的精神氣一點點消失,侯爺還不喊停,小姐的下半身可都被鮮血浸染了,氣若遊絲,那觸目驚心的場景,讓他連數數都忘了。
最後,小姐終於昏死了過去。
而侯爺自己,則連夜進宮向皇上告罪去了。
暄和聽着秋寧打探來的消息,心說穿越女倒是攤上一個好爹。韋琨這打得越狠,反而對韋紅裳越有利。
整個京師城都知道,他對大盛朝有功,皇上還特地為他在宮裡擺了接風宴,犒賞三軍。因為這點事,殺了人家女兒,倒還不至於。但死罪可免,活罪難逃。
他先下手為強,大義滅親地將人打得昏死過去了,再誠惶誠恐地跪在了宮門前,向皇上請罪,皇上倒是不太好再追究韋紅裳的責任了。
果然,沒多久就傳出皇上命人將韋侯爺扶了起來,還好生安慰了一番,說此事與侯爺無關,自然不會怪罪侯府,而韋府那位小姐隻字未提。
暄和纖細修長的手指輕點着桌面,要問當今聖上生氣么?必然是生氣的!
與侯爺無關,不會怪罪侯府,那和誰有關?該怪誰?
這位聖上可不是心眼多大的人,人家本就忌憚着定西大軍,也忌憚着韋家。
偏偏這檔口,又出了韋紅裳這事,公然違抗聖旨,打傷嬤嬤不說,還以下犯上,對皇子出言不遜,這要是尋常人,死十次都不夠。
可韋琨這番操作下來,反而讓他有些難辦了。
這打也打了,罰也罰了,人還昏迷着呢,生死不知。
他若是還要執意追究韋紅裳、韋家的罪責,難免讓人覺得不近人情,有卸磨殺驢的嫌疑。
這位聖上可是立志要做先帝那樣的明君,開創大盛朝盛世的,自是不想被人詬病的。
但他又忍不下這口氣,所以,隻字不提饒過韋紅裳。
只要韋琨不是很蠢,或者底下門人稍加提醒,便知道應該怎麼做了。
果然,韋坤回去後立刻下令,將韋紅裳送到鄉下偏遠的韋家老宅閉門思過,沒有他的命令,不得擅自回京。
韋紅裳還在昏迷中,就被連夜送走。
韋琨不放心,生怕她醒來後會鬧事,又特地遣了幾人,說是保護,實則禁錮。
不怪他如此安排,他這個女兒武藝是高強的,可脾氣秉性實在執拗。以前雖然執拗,但好歹還說得聽,自打上次她在戰場上險些喪命,受傷清醒後,就一發不可收拾。
說好聽點是恃才傲物,說不好聽點,就是驕傲自負到不把一切放在眼裡。
一旁的韋忠孝想替妹妹求個情,就算要送鄉下,好歹也等傷養好了再送啊!鄉下老宅距離京師城,快馬加鞭也得兩三天,更別提她還有傷在身,馬車裡一路顛簸的,妹妹畢竟是女兒家,哪受的住啊。
看着一臉擔憂的韋忠孝,韋琨欲言又止,最後擺擺手,讓他下去了,他心意已決。
送走紅裳,對她是安全的,對整個韋家才是安全的。
日子一天天地過去,南方那邊也傳來了好消息,說是治水取得了很大進展,災民們也都得到了安置。
聶暄和在等待聶文崇回城的日子裡,先等來了一張二公主慕容元嘉的請帖。
慕容元栩、慕容元嘉和慕容元堯皆是劉皇後所出,劉皇後出自大盛朝名門世家劉家,底蘊深厚,與其他世家關係錯綜複雜。
慕容元嘉是嫡長女,身份自是尊貴,當年剛及笄,就被皇上封為永嘉公主,賜婚給了新科狀元吳洪成,如今吳洪成已在督察院任職。
自幼身份尊貴,婚後夫妻和睦,永嘉公主成婚後沒多久,便為吳家生下一子一女,生活自是美滿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