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瑤拔劍出鞘,手
起劍落,當眾斬斷了周豐茂的人頭?,頸血噴射一丈多遠,血淋淋的頭?顱滾落了點將台,又被憤怒的民眾一腳又一腳踩得粉碎。
華瑤的劍尖沾血,直指崔緯一干人等:“崔緯,你身為宛城的總兵官,不敵叛軍,舉城投降,原本也是一時的權宜之?計,本宮給你一個機會報效朝廷。”
數以萬計的目光投射到崔緯的身上?,崔緯萬不得已,只能直挺挺地跪下?,聲若洪鐘:“卑職領旨!”
華瑤道:“宛城約有一萬官兵,也是秦州的精銳主力,這一萬官兵,從今日起,編入啟明軍。本宮會駐紮在宛城,督辦一切善後事宜。”
華瑤話音未落,崔緯正要開口,秦三?竟然出手點住了崔緯的穴道。崔緯的武功極高,但他方?才把全部的注意力都轉向了華瑤,並未留意秦三?正站在一尺之?外。
秦三?瞄準了他的穴道,一擊即中,他的親兵不敢輕舉妄動,他便與秦三?僵持不下?。
宛城的其餘官員也不敢打斷華瑤的言論。
華瑤的麾下?都是精兵強將,遠勝宛城守軍,而且,華瑤三?言兩語之?間,又鼓動了宛城的兵將。
秦州百姓感念她的恩德,將她敬若神明,公?主祠的香火鼎盛、信徒虔誠,又因為她是當朝四公?主,連帶着“四”這個數字都倍受追捧。
大梁朝開國以來?,曾有兩位女帝功業偉然,前有“開國盛世”,後有“興平之?治”,百姓對公?主本就有無限的期望,華瑤正好符合他們對公?主的一切設想。
華瑤神色威嚴,鄭重地說:“去?年冬天,我在涼州戰勝外敵,只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便把雍城治理得井然有序。只要官民齊心協力,我們便能同享太平之?福。”
言罷,華瑤收劍回鞘。
她縱身一躍,飛快地跳下?點將台,腳步輕盈地落在了地上?。
宛城的官員見?狀,連忙給她帶路,這一路上?,極盡吹捧之?能事,把她迎進?了一座金碧輝煌的行宮。
這座行宮名為“延年觀”,此地的亭台樓閣修建得美輪美奐,殿內的層層紗帳如煙似霧,窗邊掛着瓔珞珠簾,桌上?擺着琉璃花瓶,每一處陳設都是別樣豪奢。
華瑤十分警覺,全無一絲享樂的心態。而且,她從小生長在皇城,見?慣了人間富貴,這一座宮殿的布置,在她看?來?,都不過是平平常常的東西?,沒?什?么特殊的風格,她看?一眼就忘了。
她之?所以前來?此地,只是因為,晉明常年居住在“延年觀”,以她對晉明的了解,晉明可能會在這裡?收藏一些寶物。
她始終記得,晉明改良了秦州火銃。
起初,秦州叛軍在城鄉之?間肆虐,也是憑藉一支精銳的火銃部隊,打得官兵節節敗退。
為了擊潰火銃部隊,華瑤麾下?的士兵付出了慘重代價,傷亡者多達三?千餘人。有些傷兵僥倖撿回一條命,卻落下?了終身殘疾,再也不能像常人一般行走坐卧。
華瑤陷入了沉思。
不多時,侍衛趕來?報信:“殿下?,朴公?子執意入城……”
“什?么?”華瑤疑惑道,“我不是讓他留守永安城嗎?”
大概十天前,華瑤收到了朴月梭寄來?的密信。
朴月梭在信中說,京城的時局遠不止一個“亂”字,官民身不由己,已然捲入了政斗黨爭的漩渦,他可能無法保全名節,因此,他要到秦州來?投奔華瑤。
華瑤不太明白“保全名節”是什?么意思。她給他的回信只有短短一句話:“你來?秦州以後,就住在永安城吧。”
侍衛卻說:“啟稟殿下?,朴公?子日夜兼程,前天清晨抵達秦州,昨天傍晚入駐永安城,今天一早,他聽聞您率兵攻打宛城,便從永安城出發,馬不停蹄,趕到了宛城的城門之?下?。”
第140章 埋骨青山 曝屍荒野,死無葬身之地……
朴月梭擅作主張,華瑤對他?有些不滿。
不過,華瑤轉念一想,啟明軍已經攻佔了宛城,此時?第一要務,正是收攏人心,讓宛城的官民全?部?歸順華瑤。